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特写:台风来临前的芜湖

0
分享至

(原标题:特写:台风来临前的芜湖)

  汤沟镇附近的惠生连圩上,水平面和地面持平。新华社记者苑苏文摄

新华社合肥7月9日电 题:特写台风来临前的芜湖

新华社记者 苑苏文、朱青、蔡敏

徐承璜总感觉自己闻到了台风的味道。

7月4日到现在,天气一直放晴,这位镇党委书记赶紧带着平铺镇居民打扫“战场”,准备迎战正在逼近的台风“尼伯特”。

长江中下游全线正处在历史罕见的洪水威胁中。这个有两条内河、四个水库的小镇在短短几天内迎来了500毫米的降水量,是近20年里最多的一次。

漳河是长江南岸支流,也是平铺镇依傍的最主要河流。7月2日晚,这条以险著称的河流水位达到13.98米,超出警戒水位1.7米,长达19.1公里的漳河堤出现了几十处渗漏,直接危害到周边大有圩、永庆圩内的三万亩良田和两万多人口。

不眠不休奋战数日后,险情初步被控制,但从南面吹来的风还是让徐承璜一直把心提在嗓子眼上。9日早晨,台风“尼伯特”已经到达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几天将会影响包括安徽在内的此次汛情最严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8日7时,平铺镇旁的漳河水位还停留在13.02米,超出警戒水位0.76米。“这些堤埂近20年没有被高水位浸泡过了,尽管水位下降了,但还是比较虚,漏水点多,台风来了之后,随着风力加大,水位上升,波浪对堤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徐承璜忧心地说。

为了加固堤坝,他们拆除了建在堤埂周围的民房,运来了大量的碎石和黄沙。应对台风则需采取特殊的策略:首先砍掉了堤埂和周围两米以上的全部树木,这是因为树木会随风摇动,导致泥土松动;之后用塑料布把堤埂围住,减少大雨和浪的冲击。

“实在不行就撤退。”这个好几天没睡、脸晒成枣红色的地方官员说。他和其他同事已经对居民做了动员,老人和儿童正在撤出。没日没夜的工作让本镇郭仁村的村书记在堤坝上昏倒了,人们用担架把她抬回了家。

  平铺镇启用挖掘机来防洪固堤。新华社记者苑苏文摄

在平铺镇北方直线距离50公里外的鸠江区汤沟镇,由于临近长江,镇长谭德勇已经在各个险情点轮值了好几天。

暴雨肆虐到7月3日时,汤沟镇长江延段的圩堤惠生联圩发生塌方,受灾田亩面积达64000多亩,受灾人口2328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250万元。随后几天,经过50多名镇干部和数百名居民、志愿者和民兵的努力,通过拆除堤上的建筑、疏堵管涌、开挖导渗沟等措施,险情得到控制。

“我们的最高防洪水位是14.6米,现在江面水位已经接近15米了。”然而,站在惠生连圩上,看着已经超过圩高的长江水面,谭德勇无法想像台风来了会是怎样的情景。芜湖位于长江下游,如果台风危及武汉等上游城市,下游就要承担排下的水,届时水位还会进一步上涨。

而台风也会带来大浪。谭德勇和干部准备带领居民在岸边垒起三层水泥袋,用塑料布把圩堤盖住,再用沙子压实。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长江奔流,在江面上航行的船只同样面临考验。“现在长江一些地方水位已经逼近10米了,超过了警戒水位一米多。”芜湖海事局局长吴接根介绍,从6月30日开始,长江已经迎来两次洪峰。

  芜湖海事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航运秩序。新华社记者朱青摄

上下游水流交汇,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上水船走不动,下水船容易失控,停泊船容易走锚。

即将到来的台风让情况更加复杂,“担心有七级以上的大风。担心走锚,担心船只断缆,还担心打乱船舶的行驶次序。”吴接根说,目前芜湖海事局全部辖区停泊有1000余搜船只,其中容易走锚的重载船约占三分之一。

海事局几天前就叫停了一些山路、大桥的施工,并安排人员全天候监管。另外,可能会遭受损失的大桥施工现场,还安排了一排船紧急驻守,防止沉没的船只撞毁正在建设中的桥墩。“渔船、水上作业船等非运输船,还有危险品船只也要停航,为的是防止暴雨闪电导致危险品船产生事故。”

最难的也许还是在应急上。“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我们现有的用来救援的拖轮都是旧的,之前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大风。”谭德勇说。

  遭遇水淹的芜湖市区滨江公园。新华社记者苑苏文摄

台风来临前,海事局的电子监控中心启用了探测雷达,帮助过往船只维持巡航秩序,同时,他们还通过喇叭向船舶宣传防汛形势和台风危害,并排查出了50多个隐患点。

在平铺镇,现在接近圩坝区域的房屋基本已空,一些穿着巡逻队服装和头戴安全帽的居民正在铺塑料布,巡查圩坝上的险情点。不过,因为这里并不是蓄洪区,居民都是等到堤坝可能出现重大险情时,比如开始渗水、大堤有管涌有裂缝了,再提前转移。

(原标题:特写:台风来临前的芜湖)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桂海潮同志简历

桂海潮同志简历

新京报政事儿
2023-05-29 11:44:59
工业富联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工业富联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界面新闻
2023-05-29 17:39:36
小蓝泵走热!8位数成交揭露残酷:中年男人的尊严,都是钱堆的

小蓝泵走热!8位数成交揭露残酷:中年男人的尊严,都是钱堆的

中国商报
2023-05-29 16:46:39
真相来了!在基辅操作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美国士兵全部阵亡

真相来了!在基辅操作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美国士兵全部阵亡

一点儿军事
2023-05-29 17:32:57
AI换脸“造黄谣”:被侮辱的女性和隐秘的施害者

AI换脸“造黄谣”:被侮辱的女性和隐秘的施害者

新京报
2023-05-29 11:50:06
郑爽最新近照曝光,状态不佳身材发福,头发稀疏,体态如中年妇女

郑爽最新近照曝光,状态不佳身材发福,头发稀疏,体态如中年妇女

传媒一班
2023-05-29 21:56:44
郑爽近照曝光,模样大变胖到快认不出,发际线上移头发稀疏似大妈

郑爽近照曝光,模样大变胖到快认不出,发际线上移头发稀疏似大妈

李月小文文
2023-05-29 10:13:12
2013年两女侍一夫:男子每周睡前妻2晚小三5晚,让她俩争出大事了

2013年两女侍一夫:男子每周睡前妻2晚小三5晚,让她俩争出大事了

汉史趣闻
2023-05-29 07:39:54
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晒乘C919飞抵成都图:为今日中国感到超级骄傲

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晒乘C919飞抵成都图:为今日中国感到超级骄傲

环球网资讯
2023-05-29 14:57:25
【独家】ofo创始人戴威美国二次创业项目陷入困境:资金链受阻,扩张彻底停滞

【独家】ofo创始人戴威美国二次创业项目陷入困境:资金链受阻,扩张彻底停滞

界面新闻
2023-05-29 21:17:22
炸了、炸了、真炸了!

炸了、炸了、真炸了!

汽车大片分享
2023-05-29 21:30:02
春华同志在政协副主席新岗位上密集赴辽宁和四川两省调研,透露何种信号?

春华同志在政协副主席新岗位上密集赴辽宁和四川两省调研,透露何种信号?

能源之芯
2023-05-29 10:52:10
人生财务自由的九大段位:汽车自由第四段位,住房自由是第八段位

人生财务自由的九大段位:汽车自由第四段位,住房自由是第八段位

妖妖浅谈
2023-05-29 15:22:57
中国C919飞机首飞成功后,美欧共同表态,不会给中国颁发适航证!

中国C919飞机首飞成功后,美欧共同表态,不会给中国颁发适航证!

映衬生活的身影
2023-05-29 04:26:35
台湾“爷孙恋”大反转!遗产争夺战正式打响,林靖恩的假面被撕碎

台湾“爷孙恋”大反转!遗产争夺战正式打响,林靖恩的假面被撕碎

我是愈姑娘
2023-05-28 15:02:19
连战想让我国实现多党轮流执政,中国适合这个体制吗?

连战想让我国实现多党轮流执政,中国适合这个体制吗?

老覃讲历史
2023-05-29 20:34:36
吸烟能续命?中科院专家:是真的,长期摄入尼古丁降低40%死亡率

吸烟能续命?中科院专家:是真的,长期摄入尼古丁降低40%死亡率

老胡说科学
2023-05-29 16:55:23
以色列人宣布对驻叙俄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以色列人宣布对驻叙俄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冠世
2023-05-29 21:33:08
全国唯一的正部级市委书记,是他!

全国唯一的正部级市委书记,是他!

市直小兵
2023-05-29 12:08:11
年近70岁的“老虎”被查!一个月前频频露面,系赵正永的下属

年近70岁的“老虎”被查!一个月前频频露面,系赵正永的下属

政知新媒体
2023-05-29 22:45:25
2023-05-30 02:12:49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或退费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或退费

体育要闻

记者:阿根廷队教练组考虑是否征召更多球员参加6月的亚洲行

娱乐要闻

洪欣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捞金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或本周访问中国 系3年来首次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时尚
手机
本地

教育要闻

高考志愿避坑指南:报了最火的专业,可能会让你后悔

房产要闻

「京投发展·北熙区」二期预计六月初开盘

又有新恋情了?他的眼光倒是专一

手机要闻

iPhone 15 Pro Max为什么要上潜望长焦?原因在这里

本地新闻

#网易公益一块屏 全新启航,落地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