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万米深海科考中国有一大波新发现

0
分享至

(原标题:万米深海科考中国有一大波新发现)

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首次航行,停靠在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救助码头。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style="display:block;color:#337fe5;">  8月12日,我国第一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首次航行,停靠在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救助码头。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题:万米深海科考中国有一大波新发现

新华社记者 吴凯翔

“对11000米以深的海洋,人类对其认识深度还不如对月球表面的认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23日感慨道。

但在当天的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白院长最想披露的是,中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已取得一大波重要发现。

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地球上最深海沟的最深处,中国科学院“探索一号”科考船作业一个多月,执行作业任务84项。至8月12日成功返回三亚,本航次历时52天。

“这是一个奇迹,”中科院深海所航次首席科学家包更生这样评价所取得的成果,“很难在一次科考中创造出这么多的世界纪录或者中国纪录!”

  “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小标题)一路下潜直至10767米

在这次科考中,中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了一次八千米级、两次九千米级和两次万米级下潜应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在10767米海底悬停52分钟,获得全海深剖面的温盐深(CTD)数据。

“海斗”号成为中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自主潜水器,创造了中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使中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

科考队利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获得了2条九千米级(9827和9740米)和2条万米级(10310和10767米)水柱的温盐深数据。这是中国获得的第一批万米温盐深剖面数据,为研究海斗深渊水团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和深渊底层洋流结构,以及万米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海底地震仪。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小标题)记录下7.7级地震信号

科考队在7月30日凌晨布放了5台海底地震仪,成功记录了当天5:18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的7.7级天然地震,震中距约970公里。自1900年以来,该地区震级大于7.7的仅3次。

这次科考,中国产海底地震仪(OBS)工作深度首次突破7000米。本航次共投放了9台OBS,仪器回收率100%,最大工作深度达7731米,刷新了国产地震仪工作水深的纪录。地震仪记录数据完整,采集到了自1900年以来第三次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大于7.7级的天然地震信号。

  水下滑翔机。中科院供图

(小标题)滑翔到水下5751米

中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5751米,接近目前国际上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创下了中国水下滑翔机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水下滑翔机主要用途是进行海洋环境参数的观测,例如海水的温度、盐度等。这些海洋环境参数和百姓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海况预报、海洋环境预报都需要这些参数信息的实时输入来提高预报精度。

  “天涯”号深渊着陆器。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小标题)大深度下潜达10935米

中国自主研制的“海角”号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共进行17次大深度下潜,其中“天涯”和“原位实验”号三次突破万米深度,最大深度达10935米,在海底停留作业皆超过12小时。

通过这两个着陆器,科考队获得CTD、溶解氧数据和批量近底经原位固定的微生物样品、近底水样、视频、照片及部分沉积物样品,并成功捕获批量深渊特征生物狮子鱼及其他大型生物。

  “探索一号”科考船。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小标题)“探索一号”稳定可靠

这次科考中,首次远征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全程船舶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并通过支持定点取样、低速走航拖曳及无缆装备布放回收等不同方式的作业实践,使船舶操控性能、船舶机电设备运行、动力定位、甲板作业支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得到了全面验证。

同时,万米测深探测系统、CTD采水器、沉积物取样装置、地震实验系统等船载设备也都能成功运行。

这表明,“探索一号”科考船作为中国4500米和万米载人/无人潜水器母船以及综合性海斗深渊科考作业平台,具备了6500米以深海洋的常规探测作业以及支撑万米深潜科考作业的能力。

  捕获的狮子鱼。中科院供图

(小标题)在深渊诱捕狮子鱼

通过深渊着陆器和升降器,本次科考共进行13个潜次的大生物诱捕实验,在五千米、六千米、七千米、八千米、九千米及一万米级深度获取两千余个大生物样品,其中包括钩虾、深渊专属的狮子鱼以及未知物种。

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具有深渊专属特性的狮子鱼以及万米水深的大生物样品。这些深渊大生物的获得为探索海斗深渊物种的起源与演化、群体遗传特征及其共生微生物对极端高压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8月12日,科研人员展示从万米深渊获得的海水样品。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小标题)采集水样深至10900米

利用船载沉积物采集装备和深渊着陆器,科考队成功获得了深度序列完整的海底沉积物样本,从七千米、八千米、九千米到最大水深10822米。大深度沉积物样本的获取为研究深渊沉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深渊早期成岩活动、化能生命与地质活动内在联系等重大科学问题创造了条件。

利用船载采水器、深渊着陆器、升降器,科考队还成功获得了深度序列完整的马里亚纳海沟水样,包括七千、八千、九千和万米级水样,最大采样深度达10900米。大深度水样的获取为揭示深渊水体生态环境演变、深渊物质循环以及极端高压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本。

  “探索一号”科考船。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小标题)中国将挑战人类深潜极限

发布会上,中船重工集团702所研究员叶聪透露,国产化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已经开始研发,将在五年内实现万米下潜。这次科考的实验数据将会帮助这个潜水器的研发,而“探索一号”科考船将是这个万米潜水器的母船。未来,这个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将帮助中国科学家挑战人类深潜的极限。

本航次取得的成果,表明万米深海已不再是中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成功缩短了中国与美、日、英等世界海斗深渊科考先驱国家在万米科考能力上的差距。

白春礼表示,本航次是中国在万米深海进行的第一次深潜科考尝试,是为实现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部署的万米载人/无人深潜科技目标所做的先期努力,为最终全面实现中国的万米深潜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原标题:万米深海科考中国有一大波新发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阿根廷接替印尼举办U20世界杯 国青队获东道主参赛资格

阿根廷接替印尼举办U20世界杯 国青队获东道主参赛资格

雷速体育
2023-03-31 15:25:23
中方警告不到24小时,美议员提案:大陆若敢攻台,就发起全面制裁

中方警告不到24小时,美议员提案:大陆若敢攻台,就发起全面制裁

然然在盘军事
2023-03-31 16:31:47
普京直接行使主权,邀请中国开发南千岛群岛,日本夺岛梦近乎破碎

普京直接行使主权,邀请中国开发南千岛群岛,日本夺岛梦近乎破碎

议史纪
2023-03-18 18:40:02
我国第一批丁克家庭步入晚年生活,他们后悔了吗?

我国第一批丁克家庭步入晚年生活,他们后悔了吗?

李砍柴
2023-03-15 16:04:27
美国把日本坑了,沙利文给王毅打电话,日外相访华竟附带两个条件

美国把日本坑了,沙利文给王毅打电话,日外相访华竟附带两个条件

默默读书君
2023-03-30 13:16:38
乌克兰炮兵简报会:最欢迎M777,不怕俄军炮兵,射击时架设钢丝网

乌克兰炮兵简报会:最欢迎M777,不怕俄军炮兵,射击时架设钢丝网

鹰眼Defence
2023-03-31 18:09:00
云南白药创始人,因拒绝交出配方被囚禁至死,临终前毁掉防伪章

云南白药创始人,因拒绝交出配方被囚禁至死,临终前毁掉防伪章

丹宝说文史
2022-06-29 08:05:45
知名老港星几乎团灭,缅北赌场开业恭贺视频被挖,他们会是股东么

知名老港星几乎团灭,缅北赌场开业恭贺视频被挖,他们会是股东么

大头师爷
2023-03-28 19:30:02
这就是马家祖坟,马英九一定会去的地方

这就是马家祖坟,马英九一定会去的地方

老覃讲历史
2023-03-29 23:05:35
22岁美女主持人自爆:与厅级干部同居三年,每天一万零花钱!

22岁美女主持人自爆:与厅级干部同居三年,每天一万零花钱!

加油蘑菇先生
2023-03-29 15:36:33
万万没想到,“浓眉大眼”的一代网红“王大锤”,如今也反水了?

万万没想到,“浓眉大眼”的一代网红“王大锤”,如今也反水了?

娱乐的小灶
2023-03-30 19:57:26
塞尔维亚海报:“抱歉,我们不知道它是隐形的”

塞尔维亚海报:“抱歉,我们不知道它是隐形的”

凉城健康说
2023-03-29 18:28:38
6分钟售出!罗永浩淘宝直播带货卫星

6分钟售出!罗永浩淘宝直播带货卫星

互联共商
2023-04-01 00:07:01
菲律宾前总统:中国式现代化是殖民的反义词

菲律宾前总统:中国式现代化是殖民的反义词

人大重阳
2023-03-31 17:54:09
4月2日开始财神住家中,横财如雨,3生肖横财加身

4月2日开始财神住家中,横财如雨,3生肖横财加身

吴哥故事集
2023-03-31 03:15:07
3月31日晚国内油价大跌,今年最大油价下调,3月油价迎“两连跌”

3月31日晚国内油价大跌,今年最大油价下调,3月油价迎“两连跌”

小李喜欢聊追剧
2023-03-31 12:40:57
好消息!足协首条大鱼被双开:表里不一,对抗组织,非法收受财物

好消息!足协首条大鱼被双开:表里不一,对抗组织,非法收受财物

体坛说球人
2023-03-31 20:36:28
我61岁,结婚36年后才发现,老婆竟然是当初毁掉我跟初恋的元凶

我61岁,结婚36年后才发现,老婆竟然是当初毁掉我跟初恋的元凶

木子言故事
2023-03-29 06:30:21
欧盟主席访华前,内部达成共识:如果中国反制立陶宛,会出手报复

欧盟主席访华前,内部达成共识:如果中国反制立陶宛,会出手报复

山水谈要闻
2023-03-30 19:44:56
重庆被杀母亲和15岁女儿一尸三命 母亲肚里怀有二胎 财产争夺的恶果

重庆被杀母亲和15岁女儿一尸三命 母亲肚里怀有二胎 财产争夺的恶果

刘新谈社会
2023-03-31 17:30:03
2023-04-01 00:50:44

头条要闻

中纪委5天打4"虎" 1人曾被公告"因工作调整"辞去职务

头条要闻

中纪委5天打4"虎" 1人曾被公告"因工作调整"辞去职务

体育要闻

罗本:以拜仁阵容各线都能争冠 我喜欢踢和多特这样的强强对决

娱乐要闻

林心如和霍建华"婚变风波"再升级!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孟晚舟:华为向死而生 怎能不成仁?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高考第二次英语听说机考4月1日举行,考试院发布温馨提示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房产要闻

已正式启动验资排卡,越秀两项目你去抢了吗?

新晋小白花和男顶流疑似恋爱?细节线索好多!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