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点开,听听农民交响乐团的逐梦强音

0
分享至

(原标题:点开,听听农民交响乐团的逐梦强音)

原标题: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民铜管乐队”穿过小树林走向他们的“练习场”。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穿过小树林走向他们的“练习场”。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 ; ; ; 红日西薄,金色的田野上一片寂静。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北斗山下,耕作的人们从田间地头走出,扛着锄头,拎着圆号、长号等乐器,朝着山间的小树林走去。号声、鼓声、镲声从山林中传出,明朗而锐利。

不识乐谱的农民就这样组建起一支交响乐团,从小树林吹到大舞台,甚至来到了北京音乐厅和国家大剧院,和国家交响乐团的专业演奏家们同台演出。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农民们最早合奏的乐曲,每一个音符都是四年多来他们追寻梦想的真实写照。对这些农民乐手来说,无论是在乡间小路,还是在金碧辉煌的演奏大厅,当他们拿起手中的乐器时,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穿过小树林走向他们的“练习场”。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田园交响曲:农民们的改变都缘于交响乐

给自家长势喜人的一亩三分地浇完水,身穿棉布杉、劳保裤、踩着拖鞋的张玉福坐在田埂上,将身旁盒子里的小号取出来,用衣角仔细擦拭,深吸一口试了试音。“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熟悉的旋律回荡在田间。

年近半百的张玉福本是村里有名的“牌搭子”,不做农活的时间基本都耗在麻将、扑克上。“以前想找我就听麻将声,现在要找我听小号声。”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37岁的李伟也是小号手,曾经沉默寡言少朋友的他,通过音乐变得开朗许多。山云薄暮时,李伟拿着小号朝山间的小树林走去,遇到乡亲时会主动打招呼。他站在山头,吹起小号,远方是氤氲暮色中的绵绵山峦,眼前是绿油油的农田,身后是郁郁葱葱的树林。

他们的改变,都缘于交响乐。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队员李伟在树林里练习。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七十多年前,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就出生在迎龙镇。2010年,在施光南逝世20周年之际,国家交响乐团决定在迎龙镇建立基层文化联系点,并赠予了大号、小号、长号等5件铜管乐器。次年,国家交响乐团重访迎龙镇,却发现柜子中的乐器都快生锈了,便决定从村民中招学员并免费教学。

没听过交响乐的农民大伯、大婶们图个稀奇,有30多人报名。

国家交响乐团的老师们每年到镇上教学一次,平时的教学则由唐世勇负责。唐世勇是迎龙镇镇政府工作人员,转业前在东海舰队吹奏萨克斯。2012年初,“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成立。第一天上课,队员们大多数连响声都吹不出,唐世勇暗暗担心乐队会“黄”。

“完全不会,我以前还跳坝坝舞,踩得到节奏,算是好的了。”65岁的杨孝荣是乐队队长,负责大鼓演奏。他告诉记者,乐队才开始练习的时候,常常被村民嘲笑是“黄牛叫”。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团长唐世勇在指导队员练习。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随后,村民先后离开,乐队成员从最初30名减少到7名:杨孝荣、张玉福、李伟、雷朝忠、李华琴、赵敏、周永淑。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

喜欢大号浑厚、沉稳声音的雷朝忠算是有点音乐“天赋”的,但因为孩子上学需要钱,不得不离开乐队到城里做装修工。2014年初,雷朝忠重回乐队,每天都比别人多练习一小时。

为了不影响村民,农民乐手们常常相约到北斗山脚的小树林里去练习吹奏。因为人手不够,杨孝荣用绸子将镲绑在鼓上,右手打鼓,左手打镲。怕气息不平,李华琴、赵敏等人不停地练习吹奏,嘴巴肿得连饭也吃不下,却再也没人放弃。

目前,农民管乐队演出队员有17人,后备力量已发展到40人左右。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这群农民奏出了美妙的交响乐。

  树林间、池塘边的一段简易长廊是“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的“练习场地”。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英雄交响曲:来自重庆农村的“艺术家”登上大舞台

2014年3月10日晚,“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首次亮相国家级舞台。他们走进北京音乐厅,为上千名观众吹奏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走在大路上》《走向复兴》三首曲目。这距离他们首次公开演出仅仅一年。

为了这次演出,他们随时随地练指法、练气息、背简谱。老队长杨孝荣说:“我们都没啥文化,学曲目就靠死记硬背。种地时背,做饭时背,走路时背,甚至上厕所都在默背,比学生娃娃复习考试还用功呢!”

北京音乐厅观众席上,大家和着乐曲的节奏,拍着手,发出忘情的欢呼。年逾花甲的老人,拄着拐棍走近舞台,只为清楚地看一眼这些来自重庆农村的“艺术家”。

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演着干活、吃饭、睡觉三部曲的中国农民,如今手持乐器,站在大舞台上,面对上千名观众,演奏着慷慨激昂的铜管乐。这场景,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队员张玉福在自家屋前的院坝里练习。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42岁的赵敏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长号,身体有些颤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居然成真的了!”回忆起第一次进京演出,她至今仍难掩激动之情,两眼泛着泪光。

对雷朝忠来说,第一次进京演出更是意义非凡。坐火车到北京的途中,队友们用长号、小号等乐器吹奏了一曲《生日快乐》,陪伴他度过了41岁的生日。火车上的人们围了过来,热烈鼓掌,还有列车员好奇地问:“你们是不是在拍电影?”

时隔一年半,这支农民交响乐团又登上了国家大剧院舞台,与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独立演奏了《八月桂花香》等曲目。这是他们第一次从齐奏变成多声部合奏。“太意外了!很感动!当初成立乐队只是想让农民们娱乐一下,没想到这些音乐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大为称赞。

  7月29日,“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在镇上的建军节慰问演出上进行演奏。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演出之前,由于找不到练习场地,队员们到公园里战战兢兢地练,生怕被人轰出去。演出当天,由于皮鞋不合脚,他们拎着鞋光着脚走了几公里赶到大剧院。“那种对梦想的渴望,太强烈了!”唐世勇说。

迎龙镇的村民们炸锅了,他们惊奇地从电视里看到了曾经的“黄牛叫乐队”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队员们一夜间成了迎龙镇乃至整个重庆的“英雄”。

65岁的谢永东一开始并不看好这支农民乐队。“我以前老思想,认为农民就该种地、卖菜,还想玩交响乐,完全是白日做梦。”乐队从北京回到镇上后,谢永东马上申请加入乐队,想学习吹号。

  北斗村村政府后面搭建的简易工棚就是“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现在的练习场地。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命运交响曲:我不放弃,你也不要放弃

下午5时许,天空飘起了细雨。37岁的李伟默默地从柜子顶端一块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白棉布里,拿出一把锃亮的小号,径直向山头的树林里走去。不久,树林深处就传来一阵清脆的号声。

李伟家的院坝里,70多岁的父母亲听见号声就摇起了头。“现在土地被征了,他不出去打工,还没娶媳妇,以后日子可咋过?”母亲赵学兰紧锁眉头。

李伟家住一栋低矮的砖瓦房,父母每个月仅有三百元左右的社保。李伟原来在城里打工每个月收入三四千元,却因为乐队的事回到村里。天气凉快时,乐队每周排练三次,每次由镇里给每名队员补贴50元;天气一热,排练一周一次,一个月补贴不到200元。

不过,这些都动摇不了李伟的决心。他一元钱一元钱地攒着,在网上淘二手乐器。小号用白棉布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放在柜子最高处,生怕重庆潮湿的天气损毁他的“好朋友”。练习吹号被邻居嫌吵,他就走到远远的半山坡上。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队员李伟在家里练习,为了不打扰邻居还特意装上了弱音器。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张玉福的音乐梦也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老婆嫌他吹号影响挣钱,常常吵架,两口子差点离婚。失落时,他跑进树林里吹号。有人觉得他“脑壳有包”。

追寻音乐梦的道路对这些农民来说异常艰辛。“希望自己能坚守住这个梦想!我不放弃,你也不要放弃。”张玉福和李伟握紧了手中的小号,互相鼓励。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队员张玉福在自家屋前的院坝里练习。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作为“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的教练加指挥,唐世勇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每周都会从镇上赶几公里路到村活动室辅导队员。从长音练习开始,整音节、指法、五线谱等基础知识,一样样地教。“很难,零基础。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这就已经足够了。”他动情地说。

  “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和他们的乐队练习场地。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北斗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张玉福、李伟、雷朝忠等,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仰起下颌,吹响了高雅的交响乐,也吹响了逐梦人生的强音。追寻梦想的路上总有荆棘和坎坷,也充满了希望和失望。但是,走在这样的路上,怎能不让人心醉。

记者:黎华玲、张琴、陈舒

视频记者:于晓苏、黄伟

新媒体编辑:南辰、郑晓奕、王晓梅、张晨霖、肖正强

(原标题:点开,听听农民交响乐团的逐梦强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拼了!辖区有37人在乌阵亡的俄区长号召村民捐车捐卢布给前线俄军

拼了!辖区有37人在乌阵亡的俄区长号召村民捐车捐卢布给前线俄军

门卫秦大爷看世界
2023-03-28 11:41:56
美女摆摊“卖自己”,陪聊陪玩做家务,可亲亲抱抱,还有机会免费

美女摆摊“卖自己”,陪聊陪玩做家务,可亲亲抱抱,还有机会免费

老郭播报
2023-03-28 09:59:58
欧洲突然宣布重大决定,拜登急火攻心,中国看笑了

欧洲突然宣布重大决定,拜登急火攻心,中国看笑了

山水谈要闻
2023-03-27 19:31:34
被锤趴了?扎哈罗娃:俄罗斯保留在全面战争中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被锤趴了?扎哈罗娃:俄罗斯保留在全面战争中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娱宙观
2023-03-28 17:18:58
把俄罗斯逼进墙角,不考虑后果吗?

把俄罗斯逼进墙角,不考虑后果吗?

直新闻
2023-03-27 22:35:18
李斌:亲手“焊死”了换电模式大门,后悔蔚来做车身电池一体化!

李斌:亲手“焊死”了换电模式大门,后悔蔚来做车身电池一体化!

侃姐细谈
2023-03-28 10:41:11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原校长陈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原校长陈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界面新闻
2023-03-28 15:16:27
马斯克又嘲讽比尔盖茨:到今天,他对AI的理解依然有限

马斯克又嘲讽比尔盖茨:到今天,他对AI的理解依然有限

澎湃新闻
2023-03-28 11:03:18
别只盯着俄乌冲突,中国外部环境或比俄更恶劣,很多人想法太天真

别只盯着俄乌冲突,中国外部环境或比俄更恶劣,很多人想法太天真

星球军事
2023-03-27 18:52:31
历史性一刻,马英九前往中山陵,向孙中山棺木行三鞠躬礼。

历史性一刻,马英九前往中山陵,向孙中山棺木行三鞠躬礼。

侦姐有料
2023-03-28 12:08:33
“绝对让他掉脑袋!”话音刚落……

“绝对让他掉脑袋!”话音刚落……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3-23 21:55:10
国资委:加快打造一批能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世界一流企业

国资委:加快打造一批能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世界一流企业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3-28 11:18:18
李立群:撑不住了!手提两袋行李连夜离家出走,已经两天没吃饭

李立群:撑不住了!手提两袋行李连夜离家出走,已经两天没吃饭

青芳草
2023-03-28 12:44:10
上海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逾千万,安徽人占比连续五年位列第一

上海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逾千万,安徽人占比连续五年位列第一

澎湃新闻
2023-03-28 07:03:08
特斯拉Model 2宣布量产!配备50kW·h的磷酸铁锂电,续航高达400km

特斯拉Model 2宣布量产!配备50kW·h的磷酸铁锂电,续航高达400km

妙旋小时间
2023-03-28 10:55:52
台海上演罕见一幕!美方要求中国不要反制!中方:绝不手软

台海上演罕见一幕!美方要求中国不要反制!中方:绝不手软

环球参考
2023-03-28 15:28:48
高中四年,只长了3厘米!从全美第一跌到34,他连NBA都进不去了?

高中四年,只长了3厘米!从全美第一跌到34,他连NBA都进不去了?

野球帝
2023-03-28 17:04:27
3月28日俄乌战报:克里米亚再现大逃亡 俄东部军区司令下岗?

3月28日俄乌战报:克里米亚再现大逃亡 俄东部军区司令下岗?

西楼饮月
2023-03-28 14:08:54
美高官访华,没见到中方高层,新加坡总理:须接受中国今天的地位

美高官访华,没见到中方高层,新加坡总理:须接受中国今天的地位

田柳 Talk
2023-03-28 10:56:43
纪实:带爸爸去上海治病,在姑姑家借住一天后,让我后悔了一辈子

纪实:带爸爸去上海治病,在姑姑家借住一天后,让我后悔了一辈子

离歌故事会
2023-03-27 16:48:50
2023-03-28 19:18:44

头条要闻

美枪击案6人遇害后 拜登边笑边聊"自己最爱的冰淇淋"

头条要闻

美枪击案6人遇害后 拜登边笑边聊"自己最爱的冰淇淋"

体育要闻

掉队的独行侠,交易了个啥?

娱乐要闻

杨洋王楚然海边热吻?更多恋爱细节曝光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回来为这个?阿里宣布重大变革!

汽车要闻

领克09用户可升级 LYNK OS N实现全场景交互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大语文,正在摧毁一代人的未来

家居要闻

180㎡现代风,优雅高级的灰色质感

艺术要闻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十年:香港艺术生态圈中的一环

公开课

曹德旺:大学生送外卖,只因大学混了4年

军事要闻

满满一机舱!美军C-17运输机运送B61核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