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动新闻: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
孙中山
名文 字德明 号逸仙 广东香山人
1866.11.12 ~ 1925.3.12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
清末武装起义决策者
中华民国创始人
1894年6月 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1895年 在香港设立兴中会总部,密谋在广州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后逃亡日本。
1905年 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以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 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进一步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06年 与黄兴等人制定《革命方略》,为各地举行起义,夺取政权,建立共和制,规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原则,强调建立一支贯彻同盟会纲领、由同盟会领导的国民军,以期通过武装革命实现其政治主张。
1906~1911年 与黄兴等革命党人积极发展革命组织,联络会党和新军,在湘、粤、桂、滇等省连续策划和发动十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1911年12月29日 被各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1912年2月13日 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4月1日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3年7月 发动“二次革命”,旋即失败。次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华革命党,被选为总理。
1915年夏末 决定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军的总司令部,积极组织反袁的武装斗争。
1917年秋 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当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发动和领导护法战争,出师北伐。
1919年10月 将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总理。
1921年 重建中华民国政府,当选为非常大总统。提出《十年国防计划》纲目62条,指出中国欲为世界强国,免受侵略,则须努力扩充军备建设。
1924年1月 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从而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年3月12日 逝世。在《国事遗嘱》中明确指出,为完成国民革命,“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编辑:张越、刘思录、刘奕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