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0
分享至

(原标题: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新媒体专电题: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新华社记者董峻

农村人口进城了——城镇化率超56%,大量新市民由离开村庄的农民转移而来;

农村土地流转了——全国三分之一农地由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流转后经营;

农业机器换人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超62%,一些发达地区提出“用机器换人”;

基础设施厉害了——全国半数农田有效灌溉、五分之一是高标准农田;

服务组织兴起了——“你的田我来种”,喷药、施肥、锄草、收获一揽子由专人管;

……

未来,谁来更好地满足中国人的饭碗?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伴随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巨大,一些趋势性现象纷纷出现。

如何让家庭农场主放心经营?

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农民沈忠良,2007年承包了146亩土地,成为全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家庭农场刚成立时,只能依靠外来农机耕作,时间不确定,价格悬殊,服务没保障,经常误了农时。沈忠良咬咬牙,买了镇上第一台大型收割机,派上了大用场。

但是,家家户户都要用农机,却不是每个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都有实力买农机。沈忠良看到这里面需求很大,于是2015年联合4户有农机的农户组建了农机互助点,与周边农场签订服务协议,实现了“农机定人,服务定户,小机家庭化,大机互助化”。而沈忠良自己种了200亩水稻,还为周边1000多亩地提供农机服务。去年他们净收入20多万元,一点不比外出打工差。

在松江,土地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后,还要通过民主评定和村民代表投票同意,才能经营家庭农场,这确保了把土地交给有能力的务农人。为了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稻麦良种由区里统一供种,粮食收割、烘干、出售享受一条龙服务。松江区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提供农资配送和稻米加工服务。

为了让流出土地的农户不担心基本生活,区里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每月150元的退地养老补助金。另一方面,为了让家庭农场主们安心务农,上海市正在研究家庭农场主参加城镇职业保险的政策,全市3000多户家庭农场主都将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

尽管如此,沈忠良还是有担心。“希望国家能对土地经营权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或法律保护。”他说,“只有经营权稳定,才敢放心投入,才能踏踏实实搞好生产。”

平等保护:流转来的经营权得到农补“增量倾斜”

沈忠良对土地的经营权,来源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在坚持“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中国的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正在实现“三权分置”。

目前,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4.6亿亩。2.3亿农户中约30%的农户已流转了土地,东部发达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超过半数。这意味着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权分置”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既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增加财产收入,也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规模效益。

沈忠良的希望有望实现。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强调,在保护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以流转合同取得土地经营权。

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的农业补贴改革,基本原则是“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存量指已经给到农民口袋里的钱不会减少但会优化,而增量则是向新的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除了像沈忠良这样的家庭农场外,“新农人”群体还有农民合作社和“公司+农户”方式的龙头企业等。这些新型主体,可能是未来中国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已超350万户,经营耕地面积3.5亿多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不流转也能规模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组织应运而生

河南商水县许寨村农民刘国富,平时在建筑队干活,闲时也种种地。当地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他提供托管服务,这让他很省力省心。今年刘国富在托管“菜单式”服务中选了小麦耕种、打药、收割等服务,小麦收获后送到家,实现了他“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的愿望。

目前,这个合作社托管服务面积有12000多亩,辐射带动了周边3个乡镇3000多农户。这种方式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同时,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也使合作社获得了很大收益。

四川崇州、江苏射阳……一大批专业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队涌现,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由村组统一组织破除田埂,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址,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再由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联耕联种、联管联营。

“一种规模化是经营主体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还有一种就是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两种方式同样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说。

至于土地是否流转、哪种经营方式在什么地方最适合,陈锡文认为必须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来观察,现在还是探索阶段,最终要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市场规律,要让农民自己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

(原标题: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武汉妈妈坠亡后,前同事回应:刚参加她儿子葬礼又要参加她的

武汉妈妈坠亡后,前同事回应:刚参加她儿子葬礼又要参加她的

映衬社会的身影
2023-06-03 04:10:32
武汉被撞学生母亲坠亡:本来可以再次避免悲剧,家人和学校太大意

武汉被撞学生母亲坠亡:本来可以再次避免悲剧,家人和学校太大意

影像温度
2023-06-02 22:00:28
美国首位华人总统即将诞生?人气相当火爆,比拜登更有竞选优势

美国首位华人总统即将诞生?人气相当火爆,比拜登更有竞选优势

谈与讨
2023-06-02 22:45:40
Woj:太阳在沃格尔和里弗斯的最终抉择中选择了前者

Woj:太阳在沃格尔和里弗斯的最终抉择中选择了前者

直播吧
2023-06-03 06:45:02
孩子在自助餐厅喝鸡尾酒,喝到被送医?餐厅:家长在,劝不住!

孩子在自助餐厅喝鸡尾酒,喝到被送医?餐厅:家长在,劝不住!

环球网资讯
2023-06-02 19:38:30
16年男子上午存入银行600万,吃个午饭只剩690元,银行:正常扣款

16年男子上午存入银行600万,吃个午饭只剩690元,银行:正常扣款

社会奇闻君
2023-06-02 18:55:47
凌晨, 南海“决战”打响! 中方火速支援, 专家, 该来的, 还是来了

凌晨, 南海“决战”打响! 中方火速支援, 专家, 该来的, 还是来了

陈娟史纪
2023-06-02 14:10:53
马斯克到陈数家吃饭引热议,16道菜人均2000,女方丈夫多次曝出轨

马斯克到陈数家吃饭引热议,16道菜人均2000,女方丈夫多次曝出轨

李月小文文
2023-06-02 17:35:46
武汉被撞身亡小学生妈妈跳楼身亡,网传爸爸也跳楼,目前正在抢救

武汉被撞身亡小学生妈妈跳楼身亡,网传爸爸也跳楼,目前正在抢救

掉落人间的笔
2023-06-03 00:54:56
曝莫兰特面临长期禁赛!每场损失54万美元 名嘴担心他活不过五年

曝莫兰特面临长期禁赛!每场损失54万美元 名嘴担心他活不过五年

罗说NBA
2023-06-03 05:25:57
张雪峰宣布:公司每周“上四休三”,工资不变!

张雪峰宣布:公司每周“上四休三”,工资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2 23:50:19
女儿被踢出尖子班后,我终于明白:比学渣更让人操心的,叫学酥

女儿被踢出尖子班后,我终于明白:比学渣更让人操心的,叫学酥

老外视角评论
2023-06-02 21:33:14
普京喊话:俄罗斯人不要只想着自己,还要多生孩子!

普京喊话:俄罗斯人不要只想着自己,还要多生孩子!

腌臜泼才
2023-06-01 23:13:14
美媒承认:中国准备得更好

美媒承认:中国准备得更好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6-01 23:21:09
生活在深山老林的“乱伦家族”,基因内部流通,一家人疯狂乱睡

生活在深山老林的“乱伦家族”,基因内部流通,一家人疯狂乱睡

剁椒鳄鱼头
2023-06-02 16:14:36
娱乐圈再传噩耗!他选择六一儿童节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娱乐圈再传噩耗!他选择六一儿童节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酷玩电竞君
2023-06-02 22:56:14
武汉校园被撞致死小学生的母亲坠楼身亡 此前曾被网友指责衣着

武汉校园被撞致死小学生的母亲坠楼身亡 此前曾被网友指责衣着

封面新闻
2023-06-02 18:28:36
试驾法拉第未来FF 91被震撼:从未见过副驾驶有这样屏幕的车子

试驾法拉第未来FF 91被震撼:从未见过副驾驶有这样屏幕的车子

汽车资讯全视角
2023-06-03 02:51:50
直击河南多地抢收小麦:有收割机几乎“24小时作业”

直击河南多地抢收小麦:有收割机几乎“24小时作业”

澎湃新闻
2023-06-03 07:08:19
邓颖超临终前艰难吐出最后两个字:“李鹏”

邓颖超临终前艰难吐出最后两个字:“李鹏”

扶苏聊历史
2023-06-01 14:36:12
2023-06-03 10:06:44

头条要闻

印度列车相撞事故已致233死约900伤 莫迪发声:痛心

头条要闻

印度列车相撞事故已致233死约900伤 莫迪发声:痛心

体育要闻

张帅:为了生存 我不能停止奔跑

娱乐要闻

约旦王储娶建筑师,新娘气质清冷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化腾说要“收紧队形”,到底啥意思?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双减忽然销声匿迹,令人费解!咋回事?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韩网热议WBG击败JDG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军事要闻

美国航母造访挪威 现身“北极挑战”演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