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走进严复故居:看见一个家族的两岸情怀

0
分享至

(原标题:走进严复故居:看见一个家族的两岸情怀)

严复故居花厅中,一座严复铜像静静立于其间。(新华社记者尚昊摄)" style="display:block;color:#337fe5;">  严复故居花厅中,一座严复铜像静立其间。(新华社记者尚昊摄)

新华社福州12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尚昊 许雪毅)走进福州市三坊七巷,如果你不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在南后街上逗留,而是转入东侧有些僻静的郎官巷,就能看到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院落,门上匾额书写四个鎏金大字——“严复故居”。

这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落叶归根的所在,是福建省重要涉台文物。经过半年多闭馆提升改造,于今年12月1日试开馆。

严复有五子四女,还在世的直系亲属大多在台湾,留下近百年沧桑的故居,无声诉说着一个家族跨越两岸的情怀

宽广的天井、清式规制的结构、仿西方建筑纹饰的栏杆……这座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屋,呈现了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风格的“无缝对接”,一如严复中西合璧的人生基调。

  严复像。(新华社图片)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严复”二字的分量。《天演论》、京师大学堂、“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谈到严复,这是大多数人常用的标签。但很少人知道,他一生曾多次和台湾有过交集。

走进故居主落,厅堂高敞,一副对联“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悬挂正中,显示着严复在岁月流转中沉淀的智慧。几经修缮和布置,主落两侧如今已被辟为展厅,图文并茂地向观众介绍这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展览之中,一幅肖像格外引人注目,那是青年时代的严复,目光如炬,意气风发。1871年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这位年轻人登上水师军舰,巡航沿海,开始与台湾“结缘”。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严复随船政大臣沈葆桢前往台湾调查测量,为台湾海岸版图的界定作出历史性贡献。”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严以振说。

“测量台东旗后各海口……历时一月有余……绘图以归。”——那一年,严复20岁。

  严复故居主落,这里已被辟为展厅,用以向观众介绍严复。(新华社记者尚昊摄)

驱除日本侵略者、保卫台湾,这是严复的夙愿。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迫割让,令他极感屈辱和激愤,忍不住在翻译和著述中发出“呐喊”。当时身处华北的严复以笔杆为武器,间接投入反割台的斗争中。“能群保种”——这是面对台湾被割让、中华民族危亡时严复的回答。他在报纸上高呼“人之贵于禽兽”就在于“能群”,激励国人增强团结、共同抗敌。

严复去世迄今已95年,但仍在海峡两岸同胞心中拥有跨世纪的影响力。“希望严复先生的思想遗产,能够促进两岸和谐互动,建立两岸的思想共识。”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克武说。

严复是一位有着两岸情怀的赤子,而谈及严复与台湾的关联,居住在郎官巷的“老福州”们最常聊起的还是严复与亲家台湾“板桥林”家族的往事。

1918年,严复抱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福州,目的是给最钟爱的三儿子严琥操办婚礼。儿媳妇是“板桥林”家族的小姐林慕兰。当时,“板桥林”居于城内的杨桥巷。为了使林慕兰离娘家近一些,严复迁居城内郎官巷,便有了今日的这座故居。

  1993年4月,辜振甫(前排左)与严倬云(中排左三)参加汪辜会谈。(新华社图片)

走过严复故居的回廊,踏出一扇小门便是花厅。一座严复半身铜像静静立于其间,仿佛时光穿越。

从1920年底迁回福州到1921年病逝,严复在此居住时间不长,但这里多次出现在他晚年的诗文中。他在给友人信札中提到“还乡后,坐卧一小楼,看云听雨之外,有兴时,稍稍临池遣日。”

严琥与林慕兰的两岸姻缘,使得严复子孙后裔跨越海峡枝繁叶茂。如今,以“严复家族”为主题的展览在花厅呈现,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段段往事。“震旦方沉陆,何年得解悬?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在长孙严侨出生之际,晚年的严复仿效陆游的《示儿》写下了这些诗句。

严复的赤子情怀为严侨所继承。1950年,带着“为了给国家带来一个新的远景”的期望,严侨来到台湾,虽然后来被当局以“匪谍”为名关押在绿岛8年,却始终不改信念和坚持。1974年,严侨抱着“想回大陆去”而不得的遗憾辞世,后被追认为烈士。

严复在台湾的孙女严倬云为两岸民众所熟知。开办孤儿院、创立医院、帮助贫病残障……作为台湾妇女界领袖人物,严倬云热心社会公益,积极推动两岸妇女界的交流与合作。严倬云的丈夫辜振甫曾任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与汪道涵先生一道留下了“汪辜会谈”这一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位于福州市郎官巷的严复故居。(新华社记者尚昊摄)

严复的长孙女严倚云则追随祖父步伐,一生致力于为中西文化搭桥;孙女严停云,出版20多部文学作品,以文字的力量促进两岸互相理解;严复的孙女婿叶明勋在抗战胜利后以“中央社”台湾特派员的身份,第一个向全球发布台湾光复的新闻……严复家族的后人们活跃在各自领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总觉得严氏一门,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好的家传资料。”台湾作家李敖曾有这样的评价。

在福州市,同郎官巷严复故居一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位于福州南郊阳岐村的严复祖居和严复墓。这是严复的后人们跨越海峡、寻根祭拜之地。

出生于1854年的严复曾担任过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等。严复一生长期在外,很少回故乡阳岐,但他对东海之滨的故土念念不忘,晚年写下《怀阳岐》抒发乡愁,并最终卖掉在北京和天津的住宅,迁回福州。

如今,新修建的严复纪念馆和严复公园也在阳岐村落成并对公众开放,静静讲述着严复及其家族的往事。

“严氏宗亲居于海峡两岸,近年来彼此的交流越来越多。”严复纪念馆馆长、严复宗亲严孝鹏说,“两岸严复后人的心始终在一起,希望携手为两岸和平统一尽一份力量。”

(原标题:走进严复故居:看见一个家族的两岸情怀)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媒:俄莫斯科州一空军基地附近发现安装摄像头的无人机

俄媒:俄莫斯科州一空军基地附近发现安装摄像头的无人机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20:02:45
暴雪后悔失去中国市场 网易淡定应对

暴雪后悔失去中国市场 网易淡定应对

法师大波浪
2023-04-01 13:57:59
范xx,“绿”回来了?

范xx,“绿”回来了?

文刀万
2023-03-29 06:05:14
外网刷屏图:英国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外网刷屏图:英国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杨大夫讲健康
2023-03-31 23:27:26
南海动真格了?中国突然撤离40艘渔船,中方的大动作,菲律宾要懂

南海动真格了?中国突然撤离40艘渔船,中方的大动作,菲律宾要懂

然然在盘军事
2023-03-30 15:35:13
国足夺冠、马斯克进厂……AI绘画大模型补齐最后短板 从此“有图未必有真相”?

国足夺冠、马斯克进厂……AI绘画大模型补齐最后短板 从此“有图未必有真相”?

财联社
2023-03-31 14:52:30
发爆乳照说再见!潮吹机器「悠月梨爱菜」3月底引退!

发爆乳照说再见!潮吹机器「悠月梨爱菜」3月底引退!

零点娱评
2023-03-31 01:16:44
抗美援朝除我国外,还有一国秘密出兵7万前往支援,40年后才公布

抗美援朝除我国外,还有一国秘密出兵7万前往支援,40年后才公布

长夏星河
2023-03-31 20:32:36
张柏芝返港与空姐吵架,争执一个钟全家被赶下机,三胎生父疑现身

张柏芝返港与空姐吵架,争执一个钟全家被赶下机,三胎生父疑现身

娱圈日记
2023-04-01 12:08:05
妈妈教马英九兄妹讲湖南话,此生乡音不改,和主席家相隔两里路?

妈妈教马英九兄妹讲湖南话,此生乡音不改,和主席家相隔两里路?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4-01 19:34:22
打脸了,官方通报孙国友种的都是耐旱防沙植物。

打脸了,官方通报孙国友种的都是耐旱防沙植物。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4-01 07:02:36
双色球开奖结果出现神奇一幕,两个球竟然有排斥作用

双色球开奖结果出现神奇一幕,两个球竟然有排斥作用

王晓爱体彩
2023-04-01 14:06:47
“乙类乙管”后首个清明,民政部要求全面恢复常态化殡葬服务保障

“乙类乙管”后首个清明,民政部要求全面恢复常态化殡葬服务保障

新京报
2023-03-31 20:12:04
退休已3年,上午还在参会晚上就被查,徐和谊为何突然落马?| 明镜pro

退休已3年,上午还在参会晚上就被查,徐和谊为何突然落马?| 明镜pro

明镜pro
2023-04-01 00:56:23
撕心裂肺的痛,恨不得扔下孩子去打工,看到这样的成绩我真无语!

撕心裂肺的痛,恨不得扔下孩子去打工,看到这样的成绩我真无语!

不是女汉子
2023-03-31 09:57:44
华为问界即将被取消,余承东颜面尽失

华为问界即将被取消,余承东颜面尽失

车卖场
2023-04-01 09:31:41
刘德华闪耀人民大会堂!寸头西装帅气逼人,与同龄人同框像隔代人

刘德华闪耀人民大会堂!寸头西装帅气逼人,与同龄人同框像隔代人

冯新明说说
2023-03-31 12:47:56
斐济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华民国”,接着撕毁对华协议,大陆将反制

斐济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华民国”,接着撕毁对华协议,大陆将反制

潮流娱乐坊
2023-04-01 16:47:36
主播“诱骗”ChatGPT 生成 Win95 系统密钥,三分之一概率可激活

主播“诱骗”ChatGPT 生成 Win95 系统密钥,三分之一概率可激活

IT之家
2023-04-01 11:41:23
越南人确实很猛

越南人确实很猛

娱乐故事汇hui
2023-03-31 23:03:09
2023-04-01 22:42:44

头条要闻

马保国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利益"

头条要闻

马保国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利益"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游戏
健康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张国荣逝世20周年粉丝仍纪念 风华绝代只此一人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海外网友热议RNG击败TT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