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宏观调控新动向

0
分享至

(原标题: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宏观调控新动向)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新媒体专电题: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宏观调控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刘铮、申铖

外有不确定性上升,内有下行压力和风险挑战,2017年中国宏观调控将如何应对,牵动人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掌控着流动性的“总闸门”,提供着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血液”。近期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资金流向变动,国内去杠杆工作正在推进,稳定的流动性环境,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货币政策做了这样的阐述。

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中性”的说法对未来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新“注脚”。而关于流动性的安排,从上一年经济工作会议提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成了“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要在稳增长和控风险之间进行平衡,而且从目前情况看,控风险的紧迫性在上升。 中性 意味着既不刺激也不收缩, 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而不是 合理充裕 ,意味着明年流动性和今年相比,可能会稳中相对偏紧一些。”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指出。

实体经济之“木”,需要流动性之“水”浇灌,但浇灌不是漫灌,更要有通畅渠道确保“水”流向实体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说,今年以来部分资金出现脱实向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金融市场,出现了加杠杆的短期炒作。这一方面分流了实体经济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稳定的风险。所以明年货币政策在保证实体经济必需流动性的同时,要防止流动性过于充裕导致短期炒作和空转。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助力供给侧改革

财政政策通过国家财政收支的增减,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独到作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攻坚阶段,财政政策可以大有作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需要宏观调控政策 护航 。而稳增长、保民生也需要更多支撑。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将助力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指出。

“更加积极有效”该如何理解?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蒋震分析,积极是体现财政政策发力的力度,有效是体现财政政策的效果。

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去杠杆等工作需要承担人员安置等成本,补短板等工作需要加大技术改造等投入,都离不开政府“真金白银”的引导。

蒋震指出,明年财政政策一方面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发展、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尽最大可能减少结构转型对民生的影响。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离不开进一步减税降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明年减税方面将继续发力,更好地落实“营改增”减税效应。

财政政策要更加有效,离不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白景明指出,明年财政政策会更加重视精准发力,把钱花在“刀刃”上;会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在医疗、教育等民生短板的支出。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实现稳中有进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同宏观调控的“左膀右臂”。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同时,加强协同也非常关键。

“总的来说,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矛盾是结构性问题,所以财政政策更要担当促进结构调整的重任,货币政策主要是创造稳定的流动性环境。”王军分析指出。

主要大国货币政策日益分化、人民币汇率承受较大压力,加上国内巨大流动性存量、部分城市一度较快上涨的房价,制约了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

“货币政策操作的关键,就是保证流动性量和价的平稳,为稳增长和防风险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货币政策前瞻性、灵活性,调结构方面的事情要更多交给财政政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

财政政策在推动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作用更加直接、精准,但也需要货币政策的积极响应配合。

蒋震指出,要进一步加大降低企业成本的力度,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协调配合。一方面通过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负,另一方面通过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利率稳定在适当水平、保持流动性基本平稳,从而形成降成本、促转型的合力。

“明年经济工作要实现稳中求进,关键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找准定位、打好配合,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惠民生等多重目标。”王军强调。

(原标题: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宏观调控新动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恐怖魔人哈兰德本赛季52场52球9助,赛季仅剩最后一场!

恐怖魔人哈兰德本赛季52场52球9助,赛季仅剩最后一场!

直播吧
2023-06-04 00:14:03
美女博士和博导的苟且之事,再次把三所双一流高校推上风口浪尖

美女博士和博导的苟且之事,再次把三所双一流高校推上风口浪尖

深刻成考
2023-06-02 19:19:07
不该发生的悲剧,被撞学生母亲早有轻生苗头,物业警方纷纷回应

不该发生的悲剧,被撞学生母亲早有轻生苗头,物业警方纷纷回应

饭桶说史
2023-06-04 00:25:02
刘和平:中美防长为何没实现会谈,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刘和平:中美防长为何没实现会谈,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直新闻
2023-06-03 21:17:51
李小璐穿“丁字连体衣”床前热舞,不雅视频流出!网友:恶心!

李小璐穿“丁字连体衣”床前热舞,不雅视频流出!网友:恶心!

蒋三观
2023-06-03 12:40:03
2014年老夫少妻“难满足”,妻子找来网友缠绵,利用补药杀死丈夫

2014年老夫少妻“难满足”,妻子找来网友缠绵,利用补药杀死丈夫

汉史趣闻
2023-06-03 07:37:24
两名加拿大女子被监控拍到赤身“吃”鹿引热议,网友:可能是女巫

两名加拿大女子被监控拍到赤身“吃”鹿引热议,网友:可能是女巫

译言
2023-06-03 22:54:37
泰国富豪的特殊癖好,把女人做成人彘,供客户为所欲为……

泰国富豪的特殊癖好,把女人做成人彘,供客户为所欲为……

风月故事汇
2023-06-02 13:00:03
成本17.7亿,中国预售票房仅19万,《变形金刚7》败笔是黑人女主

成本17.7亿,中国预售票房仅19万,《变形金刚7》败笔是黑人女主

靠谱电影君
2023-06-03 14:57:36
阿波罗宇航员下飞船活蹦乱跳,我国航天员抬着走,为何这大区别?

阿波罗宇航员下飞船活蹦乱跳,我国航天员抬着走,为何这大区别?

5楼的男人
2023-06-03 13:07:36
印度血的教训!莫迪已无力承受,除了求中国,没别的办法!

印度血的教训!莫迪已无力承受,除了求中国,没别的办法!

占豪
2023-06-04 00:22:26
外地游客在北京买豆汁遭本地人怒怼:下次别来我家南锣鼓巷!

外地游客在北京买豆汁遭本地人怒怼:下次别来我家南锣鼓巷!

映衬社会的身影
2023-06-03 19:58:52
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俄国防部副部长的子女都是美国公民!

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俄国防部副部长的子女都是美国公民!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6-03 21:08:02
又一白眼狼?这次中方怒了,直接下达“逐客令”,不会再提供援助

又一白眼狼?这次中方怒了,直接下达“逐客令”,不会再提供援助

谈与讨
2023-06-04 00:18:13
“本世纪最严重火车事故”带给“第一人口大国”印度的尴尬与警示

“本世纪最严重火车事故”带给“第一人口大国”印度的尴尬与警示

新民晚报
2023-06-03 15:11:17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邓公晚年回忆道:真正指挥的人并非粟裕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邓公晚年回忆道:真正指挥的人并非粟裕

大兴文史
2023-06-03 21:13:22
网传桂海潮曾遭校园凌霸,施暴者自曝儿时经历,言语间充满骄傲

网传桂海潮曾遭校园凌霸,施暴者自曝儿时经历,言语间充满骄傲

可达鸭资讯
2023-06-03 17:08:15
花巨资盖山庄存放藏品,作风霸道的副市长“满脑子就剩下钱”,自称没人“进贡”反而不适应

花巨资盖山庄存放藏品,作风霸道的副市长“满脑子就剩下钱”,自称没人“进贡”反而不适应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3 11:02:05
戴不戴套,区别真的很大吗?

戴不戴套,区别真的很大吗?

鱼乐星鲜事
2023-06-03 06:05:38
专家称政变集团武装仅超过10万人

专家称政变集团武装仅超过10万人

果敢资讯网
2023-06-03 17:21:00
2023-06-04 08:14:44

头条要闻

中方代表团在"香会"椅子上贴中国国旗 让美国人破防了

头条要闻

中方代表团在"香会"椅子上贴中国国旗 让美国人破防了

体育要闻

梅西末战仍遭嘘 巴黎更衣室现实一幕

娱乐要闻

葛斯齐曝汪小菲失联近状:生病很严重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顺利着陆!“圆梦乘组”航天员感觉良好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跳给爸爸看的?六一演出“辣妈团”火了,穿旗袍跳热舞惊艳众人

旅游要闻

从拉萨自驾至阿里的六大奇景

房产要闻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院区正式启用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