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近两千棵古枣树"移植死" 谁为古树之死买单?

0
分享至

(原标题:近两千棵古枣树"移植死" 谁为古树之死买单?)

新华社郑州1月1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林园)她们是大自然的馈赠。

她们是历史变迁中的沧海遗珠。

她们数百年矢志不移守候着中原文明。

然而,在河南新郑薛店镇花庄村,1800余棵古枣树一夜之间遭到几十人和7台小挖掘机斩杀,连根拔起。

多位老人从来没有停止为“救命的古枣树”讨一个说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近日开庭审理,“古枣树之死”谁之责?

一夜之间:也无枣树也无根

移植的古枣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河南新郑薛店镇被移植的古枣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个钩机从上往下一压,把树梢全部压坏,然后钩住枣树的树身,往后一钩,往前一推,再往下一钩,枣树就出来了”。六十多岁的花庄村村民花五松回忆起毁树当晚,依然心疼不已。他说,钩出来的古枣树不带土,不是“移植”,很难成活。

2014年1月16日晚上八点多,在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因建设占地需要,当地领导干部带着几十人和7台挖掘机,让花庄村的1800余棵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枣树,有的甚至已经500多岁,在一夜之间“搬家”。

花五松从二十多岁时就开始管理古枣树,对古枣树颇有研究。他是当地红枣管理协会的农技师。“古枣树被人为大量移植,移植后成活率非常低,这是枣农都知道的常识。”花五松说,更何况,这并不是科学的“移植”。

当地村民反映,由于采伐时不是以移植为目的,采用破坏性、毁灭性的方式挖掘古枣树,之后“移植”时不按照树木,尤其是大型树及古枣树的科学移植操作技术规程正常规范地操作,被“移植”古枣树大面积死亡。

在村民花银海的记忆里,过去闹饥荒,他们背着百十斤的大枣搭煤车南下到河南南部、湖北等地,将红枣换成粮食带回来,全家人才得以活命,“这些枣树比爹娘还亲,饥荒时爹娘都不一定能救命,但这些枣树能。”

新郑是红枣的故乡,种枣历史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枣文化源远流长。当地大面积的、生长几百年的古枣树林,使新郑及周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古枣树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

出于对枣树的特殊情感,花五松、花银海等村民一直没有停止为古枣树讨回公道。

上下求索:给历史一个解答

在河南新郑薛店镇被砍伐后倒地的古枣树(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2016年12月9日,由中国绿发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郑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花五松是庭审的重要证人。

5名被告分别是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村民委员会、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新郑市教育体育局、新郑市林业局以及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

中国绿发会认为,非法采伐大量古枣树行为未依法办理和取得采伐手续,选择夜晚偷伐,且被采伐的古枣树数量极大。偷伐行为被村民发现,在村民当场阻止、随即报案的情况下,行为人为掩盖其非法行为,规避法律制裁,将采伐的古枣树以“移植”名义移入新郑市薛店镇王张村中华古枣树园,进行所谓的“移植”。

中国绿发会的诉讼请求包括“停止继续实施毁坏古树、损害环境的行为”“恢复被毁林地的林木、植被”“赔偿因大量古枣树被非法砍伐而造成的人文及自然环境损失”“向公众赔礼道歉”等7项请求。

薛店镇政府此前称,他们不是毁树,而是“移植”,主要是为了保护古枣树。

然而,“保护”为何导致古枣树死亡?到底谁说的才是事实?谁来为古枣树死亡买单?庭审过后,广大网友纷纷为大量古枣树死亡惋惜,期待庭审结果的宣判。

守护历史:也需制度也需情

在河南新郑薛店镇,被移走的古枣树大量死亡(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中国绿发会收集的证据显示:新郑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9月已确定“对位于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1023亩古枣树实施文物级保护”,在该保护区内,100年以上的古枣树17660株。该案中被毁的古枣树及古枣树林,属于新郑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文物保护范围,实施文物级保护。

广东耀辉律师事务所律师余鑫分析指出,河南省新郑市古枣树“移植致死”事件是典型的侵害公共权益的行为,这些古枣树林属于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寄托了当地人苦难的记忆,农林部门对大面积的百年枣树林应尤其注意保护。确有需要开发建设枣林土地时,也应委托相关机构做环境评估,征询农业专家的意见,随后才能进行立项、报批等手续,而且还要做好相关征地赔偿工作,尤其要注重枣树移植后的存活问题。

相关专家认为,当地村委会、镇政府在未做移植存活率及生态环境评估的情况下,就径直移植百年树龄的枣树林,是违背自然科学规律的蛮干行为。事后,对于移走的古枣树没有精心护理,致使古枣树大量死亡,由此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损害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

余鑫认为,对于类似古枣树林的保护项目,应该在科学严谨的制度安排下,加大保护力度,明确责任单位和权责归属;所属地方政府更应该用心用情去守护物种多样的家园,守护文明的传承。

(原标题:近两千棵古枣树"移植死" 谁为古树之死买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美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周推进“灯泡禁令”

美媒:美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周推进“灯泡禁令”

环球网资讯
2023-04-02 07:02:08
好家伙!冯小刚《忠犬八公》差评不断,观众的差评理由出奇一致

好家伙!冯小刚《忠犬八公》差评不断,观众的差评理由出奇一致

观愚乐圈
2023-04-01 21:58:48
SSD价格崩了!4TB固态硬盘仅需1149元

SSD价格崩了!4TB固态硬盘仅需1149元

中关村在线
2023-04-02 14:39:32
赵丽颖分享九宫格美照,与海鸥互动被赞人美心善,又美又飒惹人爱

赵丽颖分享九宫格美照,与海鸥互动被赞人美心善,又美又飒惹人爱

深剖娱乐圈
2023-04-02 02:13:04
13岁初一女生与40岁大叔:第一次之后,就沦陷了…

13岁初一女生与40岁大叔:第一次之后,就沦陷了…

萝妹看社会
2023-04-02 07:23:07
范xx,“绿”回来了?

范xx,“绿”回来了?

文刀万
2023-03-29 06:05:14
赴湖南大学红楼日军受降地参观 马英九:要警惕并避免战争发生

赴湖南大学红楼日军受降地参观 马英九:要警惕并避免战争发生

迷彩图谱
2023-04-02 11:12:28
反腐捷报!本周山东又有7名官员落马!有部级大老虎,看看都有谁

反腐捷报!本周山东又有7名官员落马!有部级大老虎,看看都有谁

播种匠本人
2023-04-02 13:14:49
北理工因“阴间食堂”走红,在校生不敢直视,吃饭像去参加葬礼?

北理工因“阴间食堂”走红,在校生不敢直视,吃饭像去参加葬礼?

辰辰子民
2023-03-30 08:00:45
74年,邓小平被苏联代表摸头羞辱,邓小平直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74年,邓小平被苏联代表摸头羞辱,邓小平直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历史小书生
2023-03-25 17:52:38
2.43亿人在B站观看知识内容,B站成全网入驻院士最多的平台

2.43亿人在B站观看知识内容,B站成全网入驻院士最多的平台

人民资讯
2023-03-31 23:39:20
他访华之前主动释放善意,害怕吃上中国闭门羹

他访华之前主动释放善意,害怕吃上中国闭门羹

大白瞄的娱乐啊
2023-04-02 09:52:27
5年“偷”近60万元电费,酒楼女老板拒不还钱,被拘留一晚后……

5年“偷”近60万元电费,酒楼女老板拒不还钱,被拘留一晚后……

环球网资讯
2023-04-02 18:52:23
28狸猫错换太子 干部进派出所

28狸猫错换太子 干部进派出所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4-02 15:42:26
正式任命!62岁蔡振华亮相新岗位,球迷安心,陈戌源、杜兆才羡慕

正式任命!62岁蔡振华亮相新岗位,球迷安心,陈戌源、杜兆才羡慕

曹说体育
2023-04-02 07:52:53
法国成了第一个允许以人民币结算的欧洲国家!

法国成了第一个允许以人民币结算的欧洲国家!

达洛溪
2023-04-01 19:32:06
涡扇15最大加力推力18.5吨?原始设计才15吨多,歼20得大改了吧?

涡扇15最大加力推力18.5吨?原始设计才15吨多,歼20得大改了吧?

星舰基地
2023-03-31 21:01:59
燃油杀菌后,787双发短暂失去推力

燃油杀菌后,787双发短暂失去推力

航空知识
2023-03-31 22:50:15
号称“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 美国F-22“猛禽”都有哪些威力?

号称“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 美国F-22“猛禽”都有哪些威力?

武器知识
2023-03-05 23:19:11
福建公安局长王振忠:包养小姐、警花,关情妇禁闭,摆平情妇丈夫

福建公安局长王振忠:包养小姐、警花,关情妇禁闭,摆平情妇丈夫

一条柴
2023-04-02 09:56:29
2023-04-02 19:12:49

头条要闻

马英九:大陆各方面发展非常快 有些是我们梦想不到的

头条要闻

马英九:大陆各方面发展非常快 有些是我们梦想不到的

体育要闻

劳资协议新规解读:给我卷与不准卷

娱乐要闻

周润发与钟镇涛现身人均38元苍蝇小馆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余承东回应“造车禁令”

汽车要闻

小鹏G9迎重磅OTA XNGP第一阶段能力开放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健康
旅游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旅游要闻

扬州绝美“水上森林”在电影里入镜啦!

军事要闻

德国防长:不再对乌克兰提供国防军现有武器装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