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旅游 > 正文

德国人夏天不开空调 他们究竟如何避暑?

0
分享至
气候环境、假期安排、租房习惯、绿色空间,还有热爱自然的生活方式,使得德国人夏季不常用空调。

(原标题:没有空调的德国人夏季如何避暑)

8月将至,国内高温天气仍在持续,北半球多处出现极端天气,欧洲多地则正在经历有纪录以来最干旱的夏季。一向夏季凉爽的德国也迎来酷暑,持续两周的30多度高温让德国人进入了“烧烤”模式。

这么热的天气,这么烈的太阳,在室内吹着空调喝着冷饮,看似是必须的选择。在国内各大城市里,无论是办公室、商店、餐厅、酒店,还是学校、公共机构,空调都随处可见。尤其是最近几年,空调在国内慢慢成为是家家必备的基本电器,空调的室外机似乎还成了一道建筑“风景线”。

但去过德国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德国,除了个别商城和写字楼,大多数建筑室内没有空调,地铁里没有空调,绝大多数德国家庭也没有空调。不仅是德国,西欧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北欧国家,如挪威、瑞典、芬兰,空调的普及率也都很低。这次的持续高温使得这些国家苦不堪言,德国的汉诺威机场因为高温导致飞机跑道瘫痪,伦敦地铁在封闭环境下达40度,瑞典在7月中旬已报告大约50起森林火灾。

7月31日的德国各地最高气温。来源:www.wetter.de

众所周知,德国工业高度发达,德国人注重生活质量,那他们为什么炎炎夏日不用空调呢?

上网一搜,国内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德国不用空调的文章。总结起来,有这么几条靠谱的:第一,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德国的夏季比较短暂,超过30度的时间一般只持续两至三周,而且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会降低不少;第二,德国人钟爱自然的生活方式,喜欢户外活动,在室内的时间相对较少。第三,夏季是多数德国人的假期,七八月德国人往往会选择外出度假,避开夏天。

更广为传播的内容是两条。一是把不用空调归功于德国人的环保意识,许多德国人宁可“牺牲”自己,忍受热浪的煎熬,也要为环境减少用电和温室气体排放。二是赞叹德国的住房科技,是“被动房”等新的科技手段使得德国房屋冬暖夏凉,完全没有必要使用空调降温。

笔者在德国生活了5年,从事自然环保相关的科研工作。在笔者看来,最后两条似乎过于美好。不过,为了防止是自己孤陋寡闻,笔者还是询问了几个德国朋友,其中还包括一名建筑行业从业者,有以下发现。

虽然大多数德国人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也不乏有环保人士抵制各种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大多数德国人并不能主观选择安不安装空调,就更谈不上为了环保了。此外,德国的住宅的确注重自然通风,门窗设计合理,但因为冬季寒冷漫长,德国的住房建设中,冬季保温是最主要的考量之一。因此,德国房子墙体可以厚达50厘米,有时中间还有隔热保温材料。这样的房子在冬天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流失,但到夏天就成了一个“温室”,在三十多度高温的天气下,想要散热谈何容易?虽然可以利用新风系用维持空气循环,但这样的“被动房”由于价格昂贵,目前的普及率还不高。

德国空调不普及,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笔者总结了下面几个。

第一,租房比例高。与中国不同,在德国,大多数可供出租的住房都没有家具和电器,租客需要自己购置并在租期结束后带走。这意味着,如果租客安装了空调,那么搬家的时候必须拆下空调,还要给房东把屋子恢复成“家徒四壁”的原样。

德国供出租的住房往往都是“空空如也”,租客离开时还要恢复原样。来源:DPA

第二,空调设备价格高昂,体验不佳。在德国最大的两家家用电器网站上,空调产品只有六七种,最便宜的空调售价也要249欧元(约合2000元人民币),好一些的就要500至1000欧元(约合4000至8000人民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价格并不包括安装费用,有时甚至不包括送货费用。如果需要上门安装,至少还要再支付40欧元(约合320元)。与中国家用空调分内外两个部分不同,德国的家用空调只有室内的一个部分,再通过一根管子连同到室外进行排气。内外一体,意味着空调要同时承担制冷和排气的功能,带来很大的噪音。

第三,建筑外墙需要保持历史风貌。德国人注重古建筑的外观保护,尽力维持建筑的历史本来面貌,不允许大规模使用空调外机,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家用空调都是内外

一体机的原因。如果一个住宅用户想要升级体验,安装空调外机,或者在墙上打洞,需要在房屋管理部门特别申请,有时还需要历史遗迹管理部门的批准。

这样看来,在德国装个空调不是特别必要,价格昂贵,关键还麻烦。这么费力不讨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人家里都没有空调了。

但是,不用空调不代表德国人不怕热。德国人有一招“佛系降温法”,也就是享受夏天本来的样子。不少德国人在烈日下不打伞,不遮阳,带上墨镜,穿着短裤,或是跑步或是徒步,真是“越热越开心。遇上高温天气,虽然不少人选择在家吹风扇,喝冷饮,吃冰淇淋,但是更多的人会去公园或者湖边纳凉,探索自然,享受夏天。在草地野餐,在大树下乘凉,在微风下呼吸,是适合全家老小的欢乐时光。喷泉也成了避暑胜地,在水花中欢快嬉闹,享受片刻的凉爽。在湖里游泳、划船更是大受欢迎,成为夏日的传统。

反观国内大中城市,能够免费纳凉避暑的公共水域、湖泊和公园草地实在太少,或者收费高昂,让人望而却步,对水质安全性的担忧也阻碍了玩水的热情。

夏季的柏林Krumme Lanke湖。来源:DPA

离不开办公室的人也不用太担心。德国建筑普遍楼层很低,屋顶绿化在夏天能使顶楼温度降低3至4度,加上风扇的使用,使得室内温度不会太高。

总的来说,气候环境、假期安排、租房习惯、绿色空间,还有热爱自然的生活方式,使得德国人夏季不常用空调。不过在最近的极端天气下,德国的风扇和空调纷纷脱销,说明在必要的时候,有台空调还是挺幸福的。

对一些德国人来说,自然生活方式下的高温或许比人工环境下的低温更舒适。现在国内很多人在夏天离不开空调,还有不少人染上了“空调病”。到底是羡慕中国的凉爽室内,还是向往德国的自然室外,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民众对生活质量的也要求也逐渐提高,夏天吹上空调,冬天供上暖气,成为了不少地区的呼声。毫无疑问,空调的普及改善了很多地区的居住和工作条件。但是空调温度过低的浪费现象也开始普遍起来,不少人在家有开着空调盖被子的经历,还有不少人甚至有在办公室有同时开着门窗和空调的做法。许多公共场所的温度也很低,有的电影院甚至在炎热的夏天显得“冻人”。实际上,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个人健康角度,都不应该在空调使用上“任性”。或许可以不必那么依赖空调,在夏季将空调的温度调高一点,或者拥抱自然本身的温度,甚至像德国人一样直接在室外挥洒汗水。

工业产品理当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而不应降低人们的竞争力和忍耐力。夏天感受不到炎热,冬天感受不到寒冷,今天的人们正变得经不起风吹日晒,下一代人也正成为“空调一代”。

最近一些年,国内时常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在南方地区的冬季实行集中统一供暖。过去“一刀切”的供暖模式固然不合理,但在相对温暖的南方短暂冬季,是否供暖应当算好“经济账”和“能源账”。发达欧洲国家对两三周的夏日高温可以安然自得,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理应在浪费和节约中找到平衡。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韩国网友:中国人吃不起大白菜?德国网友:中国电动车已开向全球

韩国网友:中国人吃不起大白菜?德国网友:中国电动车已开向全球

强哥哥装修日记
2023-03-29 00:41:08
深圳钟淑卉的父母被曝光,均在交通部门工作过,敛够钱财润到国外

深圳钟淑卉的父母被曝光,均在交通部门工作过,敛够钱财润到国外

卜伊纪录
2023-03-27 19:27:34
俄罗斯为何难逃衰落?普京执教二十年成绩如何?

俄罗斯为何难逃衰落?普京执教二十年成绩如何?

趣史微视频
2023-02-17 15:09:35
泰国旅游崩了,中国旅行社扛不住了

泰国旅游崩了,中国旅行社扛不住了

旅界资讯
2023-03-24 07:54:12
十三届省政协第6次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坚决拥护对孙述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葛慧君主持

十三届省政协第6次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坚决拥护对孙述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葛慧君主持

闪电新闻
2023-03-28 22:15:13
用案释法:脱下裤子,用嘴接触生殖器,为何不构成强奸罪?

用案释法:脱下裤子,用嘴接触生殖器,为何不构成强奸罪?

聊聊社会事呀
2023-03-18 13:36:05
新娘临时把改口费加到8万,婆婆爽快刷卡:不用叫“妈”,怕折寿

新娘临时把改口费加到8万,婆婆爽快刷卡:不用叫“妈”,怕折寿

那就随梦而飞
2023-03-28 06:25:14
SOHO中国交不起税了

SOHO中国交不起税了

科技IT八卦
2023-03-28 13:00:33
AI揭秘,女特工回家后的场景

AI揭秘,女特工回家后的场景

生物课代表
2023-03-28 16:58:52
暴跌10%!第四波暴雷潮来袭,已成火烧连营之势力

暴跌10%!第四波暴雷潮来袭,已成火烧连营之势力

牛遍满市
2023-03-28 10:27:32
两人已确认死亡,缅甸惊现“人肉猎杀”:多名00后男子失联被勒索

两人已确认死亡,缅甸惊现“人肉猎杀”:多名00后男子失联被勒索

轶事百科
2023-03-28 18:10:42
这火烧得太妙了!汇丰银行神秘火灾,拯救欧洲银行业

这火烧得太妙了!汇丰银行神秘火灾,拯救欧洲银行业

端庄优雅大件事
2023-03-28 11:05:56
3场1-2!亚洲3强集体输球:日本+澳大利亚被逆转,国足创41年耻辱

3场1-2!亚洲3强集体输球:日本+澳大利亚被逆转,国足创41年耻辱

侃球熊弟
2023-03-28 20:17:22
美国一千万富翁徒步进沙漠失踪,12年后意外找到,竟变成诡异事件

美国一千万富翁徒步进沙漠失踪,12年后意外找到,竟变成诡异事件

老外视角论中国
2023-03-28 11:48:14
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张工会见三星会长李在镕!时隔近3年再访华,李在镕视察天津工厂

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张工会见三星会长李在镕!时隔近3年再访华,李在镕视察天津工厂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8 09:05:22
四名中超国际级裁判被拷走,球迷:终于对裁判下手了

四名中超国际级裁判被拷走,球迷:终于对裁判下手了

罕见史观
2023-03-28 20:11:06
1996年,解放军原本有能力解放台湾,却因一个内奸落了空

1996年,解放军原本有能力解放台湾,却因一个内奸落了空

【历史客栈】
2023-03-27 16:05:18
苹果已经开始跑了

苹果已经开始跑了

历史观察
2023-03-28 19:46:15
女书记钱色交易上下通吃 男下属想升职得看技术 巨贪4052万终落马

女书记钱色交易上下通吃 男下属想升职得看技术 巨贪4052万终落马

小瓜瓜带你吃
2023-03-11 07:39:24
一场2-0,令欧洲足坛变天,52年神迹诞生,C罗不敢想,姆总追赶

一场2-0,令欧洲足坛变天,52年神迹诞生,C罗不敢想,姆总追赶

体坛观察事
2023-03-28 08:59:45
2023-03-29 05:38:44

头条要闻

多地清理过时计划生育宣传标语:齐齐哈尔强调"不留死角"

头条要闻

多地清理过时计划生育宣传标语:齐齐哈尔强调"不留死角"

体育要闻

欧预赛精彩一夜:西班牙爆冷输球,科瓦契奇双响助克罗地亚首胜

娱乐要闻

杨洋王楚然海边热吻?更多恋爱细节曝光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领克09用户可升级 LYNK OS N实现全场景交互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手机要闻

Redmi Note 12 Turbo发布:1999元起 推哈利波特定制版

跟对家或前妻同台,哪个更尴尬?

本地新闻

重拾最初的热爱!见证村BA冠军的诞生!

亲子要闻

90后:我不鸡娃,我鸡自己

公开课

曹德旺:大学生送外卖,只因大学混了4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