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旅游 > 正文

敦煌月牙泉地下水补给环境趋恢复:"消瘦"状渐丰满

0
分享至

近两年来,曾经一度面临“消亡危机”的甘肃敦煌月牙泉水域面积趋于稳定状态,此前长时间日渐消瘦的月牙形状,逐渐变得“丰满”起来。经官方监测,随着党河原右侧河道内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每年约270天的蓄水运行,月牙泉水深得到明显升高,达到了通过恢复月牙泉原始地下水补给环境,为其蓄水补水的生态效果。

“月牙泉已由初三四的月牙形状成为初八九的模样,由消瘦变得更加丰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甘肃酒泉市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质量安全与运行管理科科长、月牙泉生态恢复工程项目负责人李世珠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两年的蓄水运行,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生态效果逐渐凸显。

素有“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城郊西南5公里处,古往今来与鸣沙山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

据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钓鱼者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湖水面积仍保持在22.3亩,最深处达9米。

20世纪70年代,受党河水库修建和党河灌区灌溉面积增加的影响,党河下游断流时间增长,加之地下水被大量开采,直接导致了月牙泉水位的大幅下降。至90年代末,持续萎缩的月牙泉存水量降到“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

素有“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城郊西南5公里处,古往今来与鸣沙山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

生态恢复工程效益初显 “沙漠第一泉”暂别消亡危机

作为敦煌生态“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为挽救月牙泉,官方2000年以来在当地陆续实施“三禁”政策(禁止打井、开荒、移民);推广系列生产生活节水措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等。

李世珠介绍说,为保护敦煌生态,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总投资8100万元人民币的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即是其中的八大工程之一,其主体工程于2017年10月完工。

该工程选址在距离月牙泉景区近10公里,高差达40多米的敦煌“母亲河”党河河道内,通过修建5.88公里的中隔堤把原有河床一分为二(行洪河道和渗水场),并在渗水场依次修建了11个溢流式挡水坝,形成了水域面积达1500多亩的12个渗水池,通过年内270多天的长期蓄水,加大对区域地下水的入渗补给。

李世珠说,经历了两年通水运行,加之辅以限制月牙泉区域内的地下水开采量,从而抬升月牙泉上游重点地带的地下水位,缓解周边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到规划水平年(2020年)使月牙泉水深提高到2米以上,恢复月牙形状,满足自然生态景观要求。

据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监测数据显示,近两年蓄水时段,月牙泉水位处于稳步上升趋势,补水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水保区、右岸的树木已栽植成活,渗水场迎水面植被绿意盎然,渗水场区已被敦煌市列入旅游开发的湿地公园,将融入周边景区。

经官方监测,随着党河原右侧河道内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每年约270天的蓄水运行,月牙泉水深得到明显升高,达到了通过恢复月牙泉原始地下水补给环境为其蓄水补水的生态效果。

补水方式尊重自然属性 靠打点滴维系生命属坊间曲解

“每年270多天的蓄水等同于延长了河道的行水时间,还原了月牙泉的原始地下水补给环境,补水方式也充分尊重了月牙泉的自然属性。”李世珠分析称,工程选址河段是月牙泉原始地下水源补给的最佳位置,这是经多年反复的科学论证,而并非坊间传言月牙泉靠打点滴维系生命和靠人工输水维持现有形状。

李世珠解释说,这是一个纯生态、纯自然的蓄水补水工程,针对地下水流程是在进行了三年示踪实验的基础上得到验证的,通过在目前渗水场区域打了12个探测孔,经过对地下水流向追踪检测,能在月牙泉找到示踪剂,说明这里是月牙泉地下径流的通道,经过分析也是影响月牙泉水位最敏感的区域。

“古人所言的泾渭分明和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在针对月牙泉的保护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资源保护所负责人李海江向记者坦言,为拯救月牙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做过类似注水的尝试,但注入到泉里呈现出两种颜色,甚至还会发臭,便及时停止了这种方式。

李海江表示,据考证,月牙泉是党河的残留湖,这表现在“党河水库每放一次水,月牙泉水位就会持续上升”。通过不断摸索,近年启动实施的月牙泉应急治理工程和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共同原理都是通过党河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自然渗漏的形式,不断补充月牙泉周边的地下水,从而抬升月牙泉的水位。

节生产生活水解“燃眉之急” 根源危机亟待跨流域调水

随着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的逐步运行,一度面临干涸危机的月牙泉终于转危为安,并暂别“消亡危机”。然而依托节约压缩生产生活用水的这一举措“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当地眼下的生态困境。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跨区域引调水问题,现有的生态恢复迹象并不能遏制“沙进人退”的趋势。李世珠坦言,运行中的该工程也凸现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引蓄水量与农业用水矛盾很是突出。

“从5月下旬开始就已出现难以引水的窘境,连基本的渗水场绿化用水都难以保障,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补水效果和系统性的监测。”李世珠说,眼下,敦煌民众最为期盼的便是“引哈济党项目的尽快实施”。引哈济党作为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的支撑,可满足该工程年引蓄水4000万立方米的需要,如不然在资源性缺水的敦煌,在农灌期间将无水可引蓄。

据介绍,引哈济党项目(从大哈尔腾河调水至党河水库)实施后,每年可向敦煌区域生态补水8000多万立方米,能全面扼制沙漠化对敦煌绿洲的侵袭。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美丽的蓝副局长受审

广东:美丽的蓝副局长受审

背包客呀
2023-06-03 15:46:32
口风突变!美国高调宣布不支持“台独”,只因为解放军这一个动作

口风突变!美国高调宣布不支持“台独”,只因为解放军这一个动作

海峡快讯
2023-06-02 12:43:37
青岛某院大下岗

青岛某院大下岗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6-06 16:47:58
湖人管理层认为:年轻球员才是湖人打进西决的关键,詹姆斯是拖后腿的人

湖人管理层认为:年轻球员才是湖人打进西决的关键,詹姆斯是拖后腿的人

篮下王者
2023-06-06 16:05:13
辽宁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将公布,具体如何调整?很难达到122元吗?

辽宁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将公布,具体如何调整?很难达到122元吗?

放假周韩剧社
2023-06-06 15:45:48
学生在饭堂疑吃出老鼠头,学校坚称是鸭脖,真相如何都很难收场了

学生在饭堂疑吃出老鼠头,学校坚称是鸭脖,真相如何都很难收场了

毒哥的毒鸡汤
2023-06-06 12:10:49
一个网友拍下的母亲38岁、48岁、78岁时的照片,让人泪目!

一个网友拍下的母亲38岁、48岁、78岁时的照片,让人泪目!

娱乐意林lin
2023-06-03 07:16:10
聚焦“隐蔽战线”监督!国家安全部部长撰文,披露了一个细节

聚焦“隐蔽战线”监督!国家安全部部长撰文,披露了一个细节

政知新媒体
2023-06-05 21:10:18
有望开始天降横财的三大生肖

有望开始天降横财的三大生肖

智语风水学
2023-06-06 14:44:51
“珠峰刘女士”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不是6000美金谁付的事儿了!

“珠峰刘女士”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不是6000美金谁付的事儿了!

游娱鱼
2023-06-06 16:05:05
刚刚!台海传来一声巨响,外媒:看吧,这就是惹中国的下场

刚刚!台海传来一声巨响,外媒:看吧,这就是惹中国的下场

旧日兮
2023-05-14 09:43:57
热火总裁莱利爆了个大瓜?你们都听说了吗?

热火总裁莱利爆了个大瓜?你们都听说了吗?

安歌的运动生活
2023-06-05 23:39:19
丁昱彤发文还管虎清白,2人宣布香港订婚,梁静将迎来大结局!

丁昱彤发文还管虎清白,2人宣布香港订婚,梁静将迎来大结局!

周小帅影视
2023-06-06 09:44:31
SpaceX 飞船正在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大量新鲜水果

SpaceX 飞船正在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大量新鲜水果

趣闻科技君
2023-06-06 10:59:35
唯品会崩了,后果这么严重?损失上亿,负责人被免职

唯品会崩了,后果这么严重?损失上亿,负责人被免职

知未科技
2023-06-05 18:44:13
夫妻回娘家整理东西时,意外发现妻子与相亲对象订婚时的KT板

夫妻回娘家整理东西时,意外发现妻子与相亲对象订婚时的KT板

三七光
2023-06-06 09:49:52
多好的一颗“白菜”,竟然被“猪”拱了,真是可惜了啊

多好的一颗“白菜”,竟然被“猪”拱了,真是可惜了啊

包袱段子赶大集
2023-06-06 07:10:40
教育部突然通知:2023年中小学招生政策将有新调整

教育部突然通知:2023年中小学招生政策将有新调整

精致小学教育
2023-06-06 18:15:26
史上最搞笑的新股IPO,一季度收入还不如狗头萝莉卖煎饼一天!

史上最搞笑的新股IPO,一季度收入还不如狗头萝莉卖煎饼一天!

快嘴嘚吧嘚
2023-06-06 13:38:23
今天才知道,这一种豆角以后不能买,菜贩子从来都不吃,长见识了

今天才知道,这一种豆角以后不能买,菜贩子从来都不吃,长见识了

吃货领航员
2023-06-06 16:19:26
2023-06-06 20:58:44

头条要闻

苹果发布售价2.5万元划时代产品当天 市值跌了6000亿

头条要闻

苹果发布售价2.5万元划时代产品当天 市值跌了6000亿

体育要闻

拿9000万合同,他配吗?

娱乐要闻

结婚4周年!Akira来台获林志玲送贺卡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苹果发2.5万元划时代产品,市值却跌6000亿

汽车要闻

预售13.98万起 北京现代沐飒MUFASA将6月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数码
房产
手机

教育要闻

高温来袭,高考如何应对?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数码要闻

史上内容最丰富的苹果WWDC23:原谅我只想聊Vision Pro

房产要闻

「中建璞园」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手机要闻

一图看懂WWDC23 售价2.5万 苹果Vision Pro头显终于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