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旅游 > 正文

印度人抗疫“奇”招百出

0
分享至

全世界都在抗疫,印度人更是“奇”招百出。印度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传统医药深得民心,所以在面临病毒的威胁时,民间抗疫也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应对之法,既有牛尿疗法,也有瑜伽祛病,既有宗教神道的驱魔送鬼,又有民歌电影来提振士气……

“喝牛尿,治百病”

不久前,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几百名印度教徒举行集会,大家一起喝牛尿来抵御新冠病毒。活动的组织者、某宗教组织领导人查克拉帕尼称牛尿是神赐予人类的灵丹妙药,乃抵御新冠病毒的唯一解药。他号召各国领导人应该率先饮用牛尿防疫,为自己的人民做好表率,而且世界各国都应该从印度进口牛尿,因为其他地方的牛尿没有神奇功效。至于新冠病毒,查克拉帕尼认为这病毒是一种“阿凡达”(梵文“化身”之意),产生于人类杀戮并食用的动物的怨念。此番言论对印度牛尿出口业的推动尚不可知,但这种新冠病毒的罪魁是动物及肉食者的论调确实给本国许多畜牧养殖户和渔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印度中央政府对此发表郑重声明,称目前并没有新冠病毒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的确切证据,号召人们不要传谣信谣。

许多印度人之所以信服牛尿防治新冠病毒的说法是有其原因的。“喝牛尿,治百病”的说法本就在印度流传甚广,牛尿是印度传统医药阿育吠陀中一款有着神奇疗效的药材,据称对咳嗽、哮喘、皮肤病以及体虚、肥胖和癌症等40多类疾病都有疗效。在印度互联网搜索“牛尿”,就会搜到众多出售各种品牌、各种包装“牛尿药品”的网站链接。

不仅牛尿,牛粪也被不少印度人认为具有防病毒的作用。牛粪的一种用法是沐浴时涂抹,还有一种用法是焚烧来净化空气。印度阿萨姆邦的一名印度人民党议员提议疫情严重的国家应该引进这种方法,她还精准地指出每烧一堆牛粪可祛除方圆5公里内空气中的新冠病毒。

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据说印度网上牛尿的价格已经卖到了500卢比(约50元人民币)一升,牛粪是400卢比一公斤。据印度媒体报道,加尔各答一位印度人民党社会活动家因非法贩卖牛尿而遭到逮捕。

唱歌驱魔,瑜伽健身

那位提倡喝牛尿的宗教领导人是坚定的素食推广者,他还给世界卫生组织发邮件,要求世卫组织在全球全面禁止销售和食用肉类制品。无独有偶,一群来自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妇女也认为新冠病毒和肉食者相关,她们用拉贾斯坦语创作并演唱了一首歌曲《新冠病毒请走开》,歌中唱道:新冠病毒请走开啊,这里都是吃素的人,我们只吃面饼和酥油……

此前不久,在印度一位著名的古鲁(宗教大师)与信众的交流会上,也播放了一首用名曲《斯卡布罗集市》改编的防疫歌曲,歌曲最后唱道:隔离并非歧视,生命的和谐健康就在你我手中,为了我们脚下的土地,为了亲人朋友的健康,为了全人类,我们终将赢得这场面对病毒的战斗!

上个月在印度北部瑜伽圣地瑞诗凯诗举行的国际瑜伽节开幕式上,印度北方邦首席部长也宣称瑜伽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够防治新冠肺炎。他提出经常修习瑜伽可以让人保持身心健康,这样就可以毫不惧怕包括高血压、心脏病乃至新冠肺炎等各种疾病的侵扰。

实际上,提倡喝牛尿治病的阿育吠陀和号召瑜伽健身都是印度传统医药文化的一部分。正如我国卫健委下属有中医药管理局,印度卫生部内部也有一个印度传统医药局(AYUSH),AYUSH是印度多种传统医药疗法的字头缩写,代表了阿育吠陀、瑜伽、自然疗法、尤纳尼、悉达和顺势疗法等。

不过,这些诸如牛尿和瑜伽的抗疫偏方,在印度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印度正规医院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一些所谓的传统疗法不仅对病情无益,甚至有可能耽误正规治疗或带来其他问题。

拍手祛毒,电影抗疫

传统医药往往跟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印度的传统文化又常常跟神话传说脱不开干系。在上个月的洒红节庆祝仪式上,印度孟买的民众就兴高采烈地烧毁了一个十几米高的象征新冠病毒的巨型纸扎塑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消除病毒,这是受到每年十胜节焚烧“十首魔王”罗波那塑像的启发。

在印度政府发布“封国令”前,莫迪总理曾号召印度人民某个特定时间在自家阳台或窗口鼓掌向医务人员致谢。不过也有网传消息称这一举措有其隐藏的重要作用,当天是这个月中最黑暗的一天,毒魔最盛,在那一时刻所有人一起拍手可以起到驱魔的作用。印度官方针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辟谣。据称,宝莱坞常青树阿米特巴·巴强也曾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传播了这一谣言,后来又很快删除了。提到明星,包括阿米特巴·巴强,沙鲁克·汗等多位影星都拍摄并发布了有关疫情预防的宣传短片,为防控新冠病毒做出自己的贡献。

去年上映的印度电影《尼帕病毒》也因为新冠疫情受到空前重视,这部电影是根据喀拉拉邦的真实事件改编,却跟这次新冠病毒的肆虐有许多相似之处。电影中描述的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遏制疫情的方方面面可以为当下的抗疫提供一些参考。

当然,印度也有许许多多跟他国类似的防疫措施,比如有印度科技公司研发推出防疫机器人,它们可以代替人工分发口罩和消毒剂,并承担清洁工作。但像这种过于“普通”的防疫措施往往被淹没在印度众多的“奇葩”防疫招数中了。

不仅印度人民防疫有奇招,印度警察对付那些不顾禁令上街溜达的闲人也有怪招。警察会命令违禁人员半蹲着,两臂自外向内从两腿后侧绕到前面,双手再分别抓住双耳。就这姿势,没点儿瑜伽基础的话,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九十年代的巴黎“红磨坊”夜总会,一名长相妩媚动人的乌克兰美女

九十年代的巴黎“红磨坊”夜总会,一名长相妩媚动人的乌克兰美女

长安王哥
2023-03-19 21:19:38
3月新车抢先看,价格不贵有里有面

3月新车抢先看,价格不贵有里有面

车驰神往
2023-03-20 18:51:57
真翻车了!济南时报记者确认,30岁泰山国脚回不来了!

真翻车了!济南时报记者确认,30岁泰山国脚回不来了!

枫桥落夜
2023-03-22 00:06:01
韩美军演规模空前!朝鲜核武“高度临战”,超140万青年报名参军……

韩美军演规模空前!朝鲜核武“高度临战”,超140万青年报名参军……

环球网资讯
2023-03-21 13:51:22
周公子,李衙内,部分国企沦为家族私企?国有资产流失咋办

周公子,李衙内,部分国企沦为家族私企?国有资产流失咋办

丽姐说圈
2023-03-21 11:27:44
离家出走28个月,苏敏穿上了婚纱

离家出走28个月,苏敏穿上了婚纱

子芫伴你成长
2023-03-12 22:13:15
禁赛两场,罚款10万!CBA裁判权威不容侵犯,方俊还不长记性!

禁赛两场,罚款10万!CBA裁判权威不容侵犯,方俊还不长记性!

国球热讯
2023-03-21 11:09:55
又一知名APP涉黄, “软色情”为何无孔不入?

又一知名APP涉黄, “软色情”为何无孔不入?

科技狐
2023-03-13 12:05:58
香港宰客太狠了,结账价格翻十倍!内地游客警惕了

香港宰客太狠了,结账价格翻十倍!内地游客警惕了

西虹市电台
2023-03-21 09:44:15
花80万买的路虎车竟然是“泡水车”?法院:退一赔三!

花80万买的路虎车竟然是“泡水车”?法院:退一赔三!

潇湘晨报
2023-03-21 17:35:19
9名中国公民遭袭死亡!中非共和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9名中国公民遭袭死亡!中非共和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军武速递
2023-03-21 18:23:56
非亲姐姐把弟弟养大,弟弟变大老板后回家,看到姐姐泪流满面

非亲姐姐把弟弟养大,弟弟变大老板后回家,看到姐姐泪流满面

胡一菲的弹一闪
2023-03-21 06:45:34
暂停加息呼声渐高!诺奖得主:美联储本周应按兵不动

暂停加息呼声渐高!诺奖得主:美联储本周应按兵不动

财联社
2023-03-21 16:49:23
养老金又有“新声音”:政府要推行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又有“新声音”:政府要推行养老金制度?

乖巧橙子5x
2023-03-22 00:05:09
中方专机还未离开,俄方已确定年内将回访,米舒斯京已接受邀请

中方专机还未离开,俄方已确定年内将回访,米舒斯京已接受邀请

贺文萍
2023-03-21 20:35:14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受阻,满洲里口岸被迫暂停,俄方让中国出手解决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受阻,满洲里口岸被迫暂停,俄方让中国出手解决

山水谈要闻
2023-03-21 22:57:23
深圳经济怎么了?十几年就消失的流浪汉,如今又在深圳成群出现了

深圳经济怎么了?十几年就消失的流浪汉,如今又在深圳成群出现了

专注解说堂
2023-03-21 14:29:33
危机升级?中国买家不接盘,45万亿资产“打水漂”?美方如何应对

危机升级?中国买家不接盘,45万亿资产“打水漂”?美方如何应对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3-20 19:19:07
突发,湖北一官员主动投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突发,湖北一官员主动投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老金史说
2023-03-21 16:43:32
大数据“扫黄”将启动,以下三种特征可能会被认定为“涉黄”人员

大数据“扫黄”将启动,以下三种特征可能会被认定为“涉黄”人员

胡一菲的弹一闪
2023-03-18 06:30:51
2023-03-22 03:58:44

头条要闻

官方:大熊猫"宝新"离世 原因初步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头条要闻

官方:大熊猫"宝新"离世 原因初步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体育要闻

布罗格登:我认为约基奇目前领跑MVP争夺 字母哥和塔图姆也有机会

娱乐要闻

刘恺威再当爹?李晓峰被曝怀孕2个月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一文看懂黄仁勋描绘的AI未来:AI迎来“iPhone时刻”

汽车要闻

售价18.68-23.68万元 新款领克05家族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旅游要闻

云南自驾旅行 发现绝美滇西北大环线

亲子要闻

“天价月嫂”事件曝光:1周25次,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恶

房产要闻

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每月最高可提2000元啦!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