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旅游 > 正文

搬上"云端"的博物馆:打破"次元壁"有多难?

0
分享至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此时,博物馆大多会举办各种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资料图:5月1日,游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游览。当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直播等活动显得尤其“出圈”。互动小程序、与“主播”互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云刷馆”正在成为流行趋势。

只不过,把博物馆搬到“云端”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博物馆想要打破“次元壁”,也许并不容易。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搬上“云端”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由于疫情影响,各项活动和观众的“亲密接触”有了更多花样。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有94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其中包括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

有趣的是,此次活动还围绕参与直播的博物馆推出系列短视频等产品,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帮助观众们多角度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馆。

浙江文博圈也启动了一系列直播活动,从5月13日至19日首次推出 “浙里光影·云看文博”云上直播活动,组织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宁波博物馆等进行7场云直播。

同时,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在13至14日,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邀请4位专家,举办线上主旨报告会。

资料图:游客在上海老相机博物馆内合影留念。 殷立勤 摄

此外,今年上海也会整合直播、云展览、线上讲座、有声导览等在线资源,搭建“云上博物馆日”。

“出圈”的线上展览与直播

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早已不是新鲜事。

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近开启的“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利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等数字技术在虚拟世界搭建出一座浸入式展厅,以种种高科技手段拓展着人们的观展体验。

例如,展览展出卫星、手摇计算机等十余个展品的3D模型,供观众欣赏、互动;几款H5小程序也适时推出,邀观众或在五线谱上奏响《东方红》,或“穿上” 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

把博物馆搬到线上不止一种办法。疫情期间,不仅是故宫,全国多家知名博物馆都开启了“云游”模式。讲解员们化身主播,带领观众全方位参观。

甘肃省博物馆则不断探索直播模式。统计数据显示,该博物馆两场时长数小时的线上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90多万,点赞数超过50万,参观人数超过该馆2019年全年客流量半数以上。

有观众认为,如果人们能通过直播获得基础知识,又或者以此为契机为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变得愿意走进博物馆,这也是好事。

资料图:图为此前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王雪麟正在进行淘宝直播。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打破次元壁?也许没那么简单

越来越多与“云端”连接,有人调侃,“一脸严肃”的博物馆更接地气了,堪称近一段时间的硬核网红。但这并不意味着打破“次元壁”就如此简单。

一些讨论聚焦于“博物馆是否应更多在线上发力”。有人认为,直播或线上展览传递知识更便捷;也有人认为,博物馆的一大功能是现场展陈,引发观众思考,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线下,“线上”始终只是辅助手段。

另外,“及时互动”一直被视为直播的核心价值之一。但有网友表示,在博物馆主播讲解时,观众们会提出问题,有时比较难以得到反馈;有的主播则是“照本宣科”,讲解不够灵活。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魏峻分析,按传统思路,此前大多数博物馆或许更多把精力放在线下场馆服务,在线上展览的内容设计上花费的心思不够,观众的满意度可能会打折扣。

撬动博物馆IP的“宝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发展,网络把人们联系的更紧密。博物馆只是躲在象牙塔里,这也不现实。

资料图:5月1日,较早进入故宫的游客抢拍故宫“无人”美景。当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针对目前博物馆搬上“云端”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网友提出,线下参观+线上浏览补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

在博物馆实地参观,人们可以通过实物感受历史和文化。但目前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很难把所有文物的知识、故事全部展示出来,线上展览、直播恰好可以弥补“短板”。

魏峻则认为,如果技术支持、内容展示等方面进一步成熟完善,今后线上展览、讲座和直播等都会逐渐变得常态化。

博物馆的影响力不能只在场馆之内。魏峻建议,未来博物馆可以考虑以多种方式增加线上活动的互动性、知识性,线上展览吸引了观众,也能反哺线下,共同撬动博物馆IP的开发。(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二手房“卖不动”了?

二手房“卖不动”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6-07 01:48:56
周鸿祎完成离婚股份转让手续:前妻持360公司6.25%股份,股价已缩水超20%

周鸿祎完成离婚股份转让手续:前妻持360公司6.25%股份,股价已缩水超20%

澎湃新闻
2023-06-06 22:35:09
十九岁那年,我撞见我妈出轨,牵出了惊天秘密

十九岁那年,我撞见我妈出轨,牵出了惊天秘密

楚楚猫猫Y
2023-05-29 02:23:50
朝鲜是个“三无”国家?你知道具体是指是哪“三无”吗?快来看看

朝鲜是个“三无”国家?你知道具体是指是哪“三无”吗?快来看看

地理三体说
2023-05-25 12:54:22
他是副总理的独子,当赖昌星保护伞被判处死刑,父亲为求情而病亡

他是副总理的独子,当赖昌星保护伞被判处死刑,父亲为求情而病亡

离笙奇谈
2023-05-25 10:53:28
半导体:让寒气传递到所有人

半导体:让寒气传递到所有人

芯榜
2023-06-07 00:52:13
梅西whoscored评分是个人生涯第2低,但仍是本赛季五大联赛最高

梅西whoscored评分是个人生涯第2低,但仍是本赛季五大联赛最高

直播吧
2023-06-07 02:00:06
女老师出轨体育老师,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画面内容看得太兴奋!

女老师出轨体育老师,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画面内容看得太兴奋!

诺克斯小家
2023-05-22 15:10:37
买日本农机,也不考虑中国造,俄方的8亿订单,给了我们3个启示

买日本农机,也不考虑中国造,俄方的8亿订单,给了我们3个启示

排头国际视野
2023-06-06 09:55:25
性生活最频繁的地方居然是这儿?

性生活最频繁的地方居然是这儿?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3-06-06 20:40:08
重磅!6月6日晚间!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广东“巨虎”市长落马被查

重磅!6月6日晚间!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广东“巨虎”市长落马被查

情感故事留声机
2023-06-06 22:09:04
SpaceX 飞船正在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大量新鲜水果

SpaceX 飞船正在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大量新鲜水果

趣闻科技君
2023-06-06 10:59:35
俄乌战场最糟糕事件发生了,到底谁干的?

俄乌战场最糟糕事件发生了,到底谁干的?

牛弹琴
2023-06-07 07:52:25
不会再迟到!梁家辉代言马自达CX-50称开着像赛车一样!

不会再迟到!梁家辉代言马自达CX-50称开着像赛车一样!

FlatOut嗜驾
2023-06-06 11:34:45
浙江正特:现阶段人民币贬值对公司出口业务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浙江正特:现阶段人民币贬值对公司出口业务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6 15:40:18
现在这些个网红,为了流量连礼义廉耻都不要了,就知道弄虚作假!

现在这些个网红,为了流量连礼义廉耻都不要了,就知道弄虚作假!

金宝每日说法
2023-06-05 00:12:09
男子野外跳水发生意外,1米多长的竹竿插进菊花,比千年杀还猛!

男子野外跳水发生意外,1米多长的竹竿插进菊花,比千年杀还猛!

一个岛岛
2023-06-05 22:36:48
失业就去跑网约车?不好意思,跑不了了……

失业就去跑网约车?不好意思,跑不了了……

柴狗夫斯基
2023-06-06 11:13:56
曾志伟与好友遗孀逛街被拍神情紧张,互相陪伴九年,关系引人猜测

曾志伟与好友遗孀逛街被拍神情紧张,互相陪伴九年,关系引人猜测

八卦详闻
2023-06-06 08:16:21
糖尿病测血糖,这个时间测最准,不知道就白测了!

糖尿病测血糖,这个时间测最准,不知道就白测了!

山东讯息
2023-06-06 10:40:18
2023-06-07 10:06:44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卡霍夫卡大坝被炸 后果相当惨重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卡霍夫卡大坝被炸 后果相当惨重

体育要闻

拿9000万合同,他配吗?

娱乐要闻

李念产后5天出院回家 晒三胎素颜出镜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王传福留的活路,李书福堵死了

汽车要闻

预售13.98万起 北京现代沐飒MUFASA将6月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教育
亲子
手机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旅游要闻

风景只是表象 人文知识才是新疆的主角

教育要闻

印刷单位垃圾、下水道都被严控,高考试卷经历了啥

亲子要闻

现在的学生,身体体能素质太差了,采用这个办法也许能改变现状

手机要闻

一图看懂WWDC23 售价2.5万 苹果Vision Pro头显终于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